经结膜冷凝术主要用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通过冷凝使视网膜裂孔周围产生粘连,阻止液化玻璃体由裂孔进入视网膜下。由于经结膜冷凝,不做任何切口,在门诊即可施行。
经结膜冷凝术适用于:
1.位于赤道部和锯齿缘之间的视网膜裂孔。一般认为马蹄形裂孔、大裂孔、多发性裂孔、赤道部裂孔、颞上方裂孔及局限性轻度脱离均为需要预防性治疗的适应证。
2.某些类型的视网膜变性区,特别是进行性格子样视网膜变性。
3.有些视网膜脱离较高,但裂孔位于上半部,经卧床休息后,视网膜下液迅速吸收,可结合玻璃体注气方法采用经结膜冷凝术。
视网膜脱离已比较明显者不宜施行此手术。
1.开睑器开睑。
2.裂孔定位及封闭裂孔 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经结膜冷凝视网膜裂孔及病变区,不做结膜切口。
3.先将视网膜冷凝头置结膜上,轻轻压陷,当看清冷凝头压陷部位恰在所要治疗部位时,踩动脚开关,因为视网膜未脱离或脱离很浅,当看到冷凝处颜色刚转为灰色时,冷凝已达视网膜色素上皮,一般在1s内,颜色变灰白,立即松开脚开关。如过度冷凝,可能会引起视网膜出血,甚至坏死。
1.常用的眼科冷凝器是Keeler-Amolis。冷凝器所用气体为二氧化化碳(-60~-79℃)。机器可显示气压、温度,温度可调节。经巩膜面每个冷凝点所需时间约7~15s。国外有人认为氧化氮(nitrous oxide)气体的冷凝器更好,因为其温度降低更快(-60~-89℃),使治疗时间缩短,但使用需小心精确,有时超过1~2s,冷凝就可能过度。
2.术中如眼底看不到冷凝反应,常见的原因如下 ①冷凝器头放置不正确;②冷凝器气压供应不足;③组织太厚,如裂孔或病变区在直肌下,这种情况需做结膜切口,暴露巩膜后再行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