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肌肌腱垂直移位术

垂直非共同性斜视病例(A-V综合征)如无明显的斜肌功能异常,作水平肌垂直移位可减少或消除垂直非共同性斜视。

  • 就诊科室:眼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头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静脉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1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A-V综合征 共同性斜视
适应症

A-V综合征、垂直非共同性斜视。

禁忌症

上斜肌减弱术

手术步骤

由于内直肌亢进而引起的内斜A-V综合征。应后徙双内直肌并将肌腱向集合加重的方向称位。例如内斜A向上移位。

内斜V则向下移位,可根据A-V现象的程度不同,移位5~10mm。

由于外直肌亢进引起的外斜视A-V综合征,同样可将双外直肌后徙并将肌腱向外斜加重的方向移位。即外V斜向上移位。

外斜A向下移位。

如果在一只眼上同时减弱一条水平肌并加强它的直接对抗肌时,在A征则将内直肌向上移位,将外直肌向下移位,而V征则上移外直肌下移内直肌。

由于手术后水平肌纤维的平面与眼球旋转中心的关系发生变化,当眼球向上或向下注视时,其上转或下转力加强而内转或外转力则减弱,从而纠正或减弱眼球向上或向下注视角之间的差异。

由双下斜肌亢进引起的外斜V,可减弱双下斜肌,解除向上注视时与向下注视时斜视角的差异所致的V现象,但同时需借水平肌手术以矫正外斜。

注意事项

1.双侧对称性水平肌手术,将双内直肌或双外直肌后徙并将肌腱向上或向下移位以纠正上转下转时斜视角之间的差异。减弱功能亢进的水平肌较加强功能不足者更为有效果。

2.只有在非手术眼的下斜肌肯定不亢进时,才能作单侧下斜肌减弱术,否则非手术眼会发生上斜视。

3.减弱亢进的上斜肌对矫正A征具有明显效果,但同时需作水平肌手术以纠正水平斜视。功能正常的上斜肌不应减弱,否则术后在向下注视时会发生旋转性斜视。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