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由沙眼衣原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其特点为结膜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线状或网状疤痕及角膜血管翳。乳头多者行沙眼摩擦术,滤泡多者行沙眼挤压术。
沙眼滤泡挤压术适用于:
结膜滤泡增生严重者。手术仅能缩短疗程而不能治愈沙眼。术后必须坚持抗沙眼衣原衣原体的药物治疗,如0.1%酞丁安眼液,每2h点眼,3d之后改为每日点6次,1个月后改为每日3次,直到治愈为止。
1.急、慢性结膜炎。
2.各型睑缘炎、慢性泪囊炎、内麦粒肿及其他炎性病。
1.左手翻转并固定眼睑,充分暴露睑结膜及穹隆结膜,用锐针头或小尖刀将滤泡一一挑破,再用沙眼挤压镊子一页伸入穹隆部,另一页在睑结膜面上,夹住有滤泡的结膜,轻轻沿结膜面向穹隆滑出,将滤泡内容挤压出。最好先做下睑,后做上睑,免得上睑术后出血影响下睑操作。
2.挤压完毕拭净结膜囊内血液并冲洗,滴0.1%酞丁安眼液或30%磺胺醋醋酰醋酰钠或0.1%利福平眼液,涂金霉素眼眼膏。回家后每2h点眼液,3d后改为每日6次。若双眼同时手术也不要遮盖,让病人术后休息20min后,即可离去,继续点眼药治疗,直至沙眼治愈。
挤压沙眼后病人使用的毛巾等,比术前传染性更大,因此病人所用的一切用具应严格隔离。
1.挤压镊子不可伤及角膜,挤压时不可过于用力,以免造成大片结膜上皮脱落,引起睑球粘连或过多瘢痕形成。
2.仅有大量乳头增生者,在表面麻醉下,用食指裹上生理盐水湿纱布蘸磺胺结晶粉,轻轻摩擦乳头,有微量出血为度,不需用镊子挤压,术毕滴眼液及涂眼膏。
3.术后必须坚持滴0.1%酞丁安眼液或0.1%利福平眼液等,持续治疗直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