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的临床特点:①被遮盖眼上转,双眼上转程度不一,斜视角不稳定。②常合并隐性眼球震颤。③合并水平斜视,以先天性内斜视为多。④多并发弱视。⑤约1/4的患者存在头位异常或眼性斜颈。⑥部分病例伴有垂直肌麻痹或功能过强(以下斜肌功能过强多见)。
矫正DVD常采用双眼上直肌徙后术、后固定缝线术或两者联合术,也可用上直肌悬吊徙后术。两眼上转程度不同者可先做上转明显的眼,然后再行另眼手术。
上直肌徙后术适用于:
分离性垂直偏斜(DVD)和下直肌麻痹。
上直肌已做过徙后术者。
1.做角膜缘梯形结膜切口,分离球结膜与筋膜的联系。
2.在上直肌附着点两侧的筋膜上各剪一小孔,垂直分离至巩膜充分暴露,沿上直肌两则向后分离巩膜与筋膜的联系。
3.从一侧小孔伸入斜视钩,顶着巩膜在上直肌下方滑动,达到对侧小孔穿出。如斜视钩顶端被筋膜所阻则分离之。如此由左到右,由右至左,反复2~3次,可钩住整个上直肌。
4.沿上直肌两侧缘剪开分离眼球筋膜及肌间膜,充分暴露上直肌。
5.在上直肌附着点后1.5mm处两侧,用6-0可吸收缝线或尼龙线各作套环预置缝线,从附着点处剪断上直肌。
6.在巩膜上测量徙后的距离,将预置缝线固定在新附着点。
7.观察眼位及眼肌运动,必要时进行调整。
8.缝合球结膜。
上直肌徙后量>6mm时可使睑裂开大。
1.如合并水平斜视,应先做上直肌徙后术(因上直肌徙后可加重外斜),再行水平肌手术(常做内或外直肌徙后术)。
2.如上直肌功能过强可联合下直肌缩短术。
3.上直肌徙后量 上斜6°~10°可徙后6mm,上斜11°~15°可徙后8mm。
4.上直肌徙后加上直肌后固定缝线术,其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