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范围喉切除术

因误吸而行的小范围喉切除术又称喉切除术(narrow field laryngectomy)。手术中仅将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其内的组织切除,保留带状肌、舌骨和尽量保留下咽部黏膜。其优点是:①为永久性气管造口,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②口腔结构与气道分离,因此消除了误吸;③手术效果肯定,并发症少。

  •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颈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2-3小时/次
  • 住院治疗:不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20000元
治疗疾病:
喉水肿 喉气管食管裂
适应症

小范围喉切除术适用于:

1.进行性不能恢复的误吸。

2.不适合长期鼻饲和气管切开且期望寿命较长者。

禁忌症

不期望寿命长者可用鼻饲管进食或行气管切开术代替之。

手术步骤

1.气管切开

病人取平卧位,肩下垫枕,头后仰,颈部伸直。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颈部正中垂直切口,切开气管第4、5环,插入麻醉用插管,固定插管,缝合切口,开始全身麻醉。也可经口腔行气管内插管,而不行气管切开术。

2.切口

颈部皮肤重新消毒,铺无菌巾,上自舌骨上缘,向下达胸骨上切迹或气管切开时的切口处垂直切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将皮瓣向两侧分离并牵开。

3.暴露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甲状腺峡

沿切口向两侧分离软组织及胸骨舌骨肌,用拉钩牵向两侧,暴露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甲状腺峡。分离甲状腺峡,用止血钳夹持切断,用肠线缝合结扎后除去止血钳。

4.切断附着于甲状软骨的肌肉

先分离一侧甲状舌骨肌,用拉钩牵向两侧。而后分离胸骨甲状肌,用两个止血钳于其上端夹持切断,用丝线结扎肌肉断端,同法切断对侧肌肉。

5.切断咽下缩肌及甲状软骨上角

牵拉甲状软骨向对侧,暴露咽下缩肌,沿甲状软骨后缘切断咽下缩肌,并剪断甲状软骨上角。用大剥离器将咽下缩肌自甲状软骨上剥下并翻转向甲状软骨内侧,使梨状窝黏膜与甲状软骨分离。同法切断对侧咽下缩肌及甲状软骨上角。

6.切断气管

喉两侧组织完全分离后于环状软骨下缘切断气管,切口向后并斜向上。 7.分离喉的后面

用鼠齿钳夹住环状软骨向上方提起,用剥离器自下而上紧贴喉的后面分离至杓状会厌襞处,使其与食管上端前壁分离。

8.切下喉体

将喉体向上向外牵拉,暴露梨状窝黏膜并将之切开。经此切口暴露会厌,沿会厌谷将喉体锐性切除。尽量多保留下咽和食管的黏膜。

9.封闭下咽部

用3-0细丝线间断内翻缝合下咽黏膜,加固缝合一层。再以两侧胸骨舌骨肌在中段处对位缝合,使其成为第二层封闭下咽黏膜。

10.气管造口及缝合皮肤

在皮瓣靠近气管断端处弧形切除一块,使皮肤与气管断端对位整齐,用4号丝线将颈部皮肤与气管断端间断缝合。逐层缝合皮肤切口。

术后护理

1.术后最初数日应继续积极治疗肺功能不良。

2.应注意病人因喉功能丧失所引起的情绪异常,做好思想工作并配合心理治疗。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