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腭咽部是一个环形的解剖结构,称腭咽闭合环。该环主要是由6对肌肉(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舌肌、腭咽肌、悬雍垂肌、咽上缩肌),腭腱膜以及咽后壁粘膜嵴(Passa-vant嵴)所构成。此环完整,可正常开闭鼻咽腔。由于上述6对肌肉的协调动作,以及舌、齿、唇的互相配合,气流通过口腔时就能发出不同的语音。
腭裂病人腭咽闭合环破裂,腭咽不能闭合,发音不清。同时由于长期不正常的语音和吞咽功能影响,出现软腭肌肉的发育异常,形成代偿性或失用性解剖特点。为了获得良好的发育和发音,必须早期修复腭裂,以恢复正常的腭咽闭合环的解剖结构。因此腭裂修复术的目的是闭合裂隙,修复腭咽的解剖结构,达到正常的发育和发音效果。
反双向Z腭裂修复术用于腭裂的修复治疗。
1.适用于3~14个月婴幼儿单侧完全或不完全腭裂修复。
2.适用于黏膜下裂(隐裂)的修复。
3.也适用于2次腭裂手术。
1.除腭裂手术一般禁忌证外,对两侧完全腭裂,裂隙较宽者慎用。
2.软腭较薄较短的完全腭裂禁用。
1.婴、幼儿病人住院后最好观察7d,无异常则施行手术。
2.术前3d用抗生素眼药滴鼻,3次/d。
3.婴、幼儿术前配血150ml,成人300ml备用。
4.术前1d可应用抗生素。
5.术日晨禁食。口腔清洁。术前1h给予适量阿托品及安眠药物。
1.切口设计
裂隙边缘切口从悬雍垂至前牙槽嵴。软腭双侧及口腔、鼻腔面设计双反向Z字瓣切口,口腔侧为Ⅰ、Ⅱ瓣。鼻腔侧为Ⅲ、Ⅳ瓣。
2.切开翻瓣
在裂隙边缘从前牙槽嵴至悬雍垂双侧切开黏膜。切开口腔侧Ⅰ瓣黏膜及肌层,翻起Ⅰ瓣黏膜肌层。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鼻腔侧黏膜形成Ⅲ瓣,从硬腭后缘至翼钩切开肌瓣及鼻腔侧黏膜形成Ⅳ黏膜肌瓣。
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
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关闭口腔侧创面:悬雍垂对位缝合。Ⅰ、Ⅱ瓣交叉就位,先将Ⅰ瓣尖端肌肉缝合固定于Ⅳ瓣根部肌肉上,然后缝合交叉瓣口腔侧黏膜,再缝合硬腭裂隙两侧口腔侧黏骨膜瓣。
1.Z字黏膜瓣剥离不慎穿孔,缝合伤口后遗留创面,感染,发生部分复裂或穿孔。
2.Z字瓣交叉移位缝合后有张力,导致伤口部分裂开。
3.硬腭裂隙缝合后有张力,伤口部分裂开,造成口鼻瘘。
4.其他并发症同一般腭裂手术。
1.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2.宜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
4.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反双向Z腭裂修复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同常规腭裂术后处理。
2.拆线应在术后12d。
1.分离口腔和鼻腔侧黏膜瓣时,要轻柔细致,勿使黏膜瓣穿孔。
2.Z字瓣较大缝合困难时,可采用V-Y原则,缝合部分切口。
3.硬腭裂隙较宽缝合困难,可加松弛切口,剥离黏骨膜瓣。
4.其他注意事项同腭裂常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