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乳突根治术的鼓室成形术是不打开乳突腔,而经外耳道清除上鼓室、鼓窦处病变,同时行传音结构重建的一种手术。胆脂瘤型中耳炎多发生于硬化型乳突者,而发生于有气化的乳突者仅占15%。因此,对多数胆脂瘤型中耳炎,用改良乳突根治术的鼓室成形术就可以在遗留很小术腔的条件下,获得完成清除病灶、重建听力的目的。此为本手术的主要优点。
1.胆脂瘤病灶仅限于上鼓室、鼓窦入口或鼓窦,乳突腔正常或乳突气房未发育。
2.鼓膜紧张部完整或穿孔,听骨链正常或有缺损。
3.咽鼓管功能正常,骨导听阈在30dB以内。
1.不可逆性的咽鼓管堵塞。
2.有急性上呼吸道炎症。
3.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全身系统疾病。
4.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1.根据术前的检查结果,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及其简要的手术过程。同时提出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手术的预后,以便能获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2.术前剃除耳周毛发;对耳后进路或切取颞肌筋膜做移植者,其耳周备皮的范围要相应增宽。
3.术前1d剪去外耳道软骨段耳毛,清除外耳道内耵聍及痂皮。然后以3%硼酸乙醇或70%乙醇棉签擦净外耳道、耳廓外侧面各凹陷处皮肤。但避免消毒液流入鼓室内,以免引起耳痛、鼓室黏膜反应性充血,分泌增加。
4.术前1d全身应用抗生素。成人术前1h口服苯巴比妥0.09g。
5.做外耳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6.行乳突X线摄片,确定中耳乳突病变的范围及乳突气化情况。
1.切口:一般取耳内切口。
2.暴露乳突表面标志 分离切口前后软组织,然后将外耳道后壁皮肤分离至鼓环,上壁皮肤分离至颧弓根,暴露所有乳突表面标志。
3.开放上鼓室 先磨除部分外耳道后上骨质,分离外耳道皮骨膜瓣至上鼓室外侧壁后,显露并磨开上鼓室外侧壁,暴露锤骨头及砧骨体。若上鼓室病变侵入鼓窦入口和鼓窦腔,可依次向后上磨开。若病变仅限于上鼓室,且包绕锤骨头和砧骨体,则应剪断锤骨颈,钳除头部和砧骨,然后仔细彻底清除病灶。
4.修复上鼓室外侧壁缺损 取软骨片或骨片,嵌于上鼓室外壁缺损处。事先于上鼓室内放置明胶海绵,以支持移植骨片。最好用纤维蛋白胶固定移植骨片与邻近骨壁。
5.重建听骨链,修补鼓膜 听骨链重建依听骨链病变类型进行。若鼓膜大穿孔,移植筋膜封闭穿孔,同时要覆盖重建上鼓室的外侧壁上;若鼓膜松弛部缺损,则移植筋膜的下缘衬在残留鼓膜上缘的内侧面。6.复位皮瓣,填塞外耳道。
1.面瘫。
2.胆脂瘤复发。
3.移植鼓膜上方内陷、粘连。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术后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
2.术后7d拆除切口缝线,术后10d抽出外耳道内填塞之碘仿纱条及明胶海绵。
3.若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有鼓膜搏动时,应及时滴用抗生素滴耳剂。
4.术后要定期随访,如疑有中耳及乳突胆脂瘤复发时,应行探查清除病灶术。
1.要避免损伤面神经。
2.修复上鼓室外侧壁骨片的下缘勿与听骨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