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累及前颅窝底的肿瘤均可通过颅面途径切除。
1.脑膜和前颅底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骨纤维病变、来自骨或软骨的肿瘤。
2.蝶鞍上病变和眼眶肿瘤,如泪腺的腺样囊性癌。
3.鼻腔肿瘤,如鼻腔神经胶质瘤、鼻中隔软骨瘤、癌和黏膜黑色素瘤。
4.上组副鼻窦肿瘤。
5.扩近或累及硬脑膜的颌面部良、恶性肿瘤。
1.扩展到鼻咽、海绵窦或颅中窝的肿瘤,有时需要联合几种外科途径,甚至联合各种手术显露法仍未能包括肿瘤扩展的区域者。
2.未分化癌或累及大脑或视交叉,或已转移至颈淋巴结且通常已周身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由于它们的生物学行为,极少值得做外科切除。已明确有周身转移的病人,不考虑再作颅面切除。
1.术前24~48h作鼻腔或肿瘤床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术前6h内开始行静脉内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3.可剃去前面头皮的头发;也可不剃头,用肥皂洗头,用乙醇漂洗,将头发沿冠状切口线捆扎,术后也不致因未剃头而发生感染。
4.腰椎蛛网膜下脑脊液引流。
1.冠状切口
常规切开及止血。
2.翻瓣
如采用骨整形的前额窦或颞骨瓣,则在帽状腱膜下平面翻起皮瓣,否则可连同帽状腱膜翻起颅骨膜。仔细保护眶上血管。
3.去除额窦前板
根据X线片标出额窦的边缘,用摆动锯切开边缘,去除前板,拉开骨成形瓣并刮除额窦黏膜。
4.显露硬脑膜
用切割钻磨薄中线两侧额窦的后板,直至能将其从硬脑膜上摘掉。然后抬起硬脑膜,用咬骨钳去除额骨后板。
5.分离硬脑膜
在鸡冠的两侧分离硬脑膜。用针鼻状咬骨钳去除鸡冠。用手术刀切嗅神经,分离硬脑膜,直至可看到后外侧的视神经。蝶骨平面未显露。外侧分离的程度视切除的范围而定。
6.修复硬脑膜破口
双极电凝器止血。硬脑膜撕裂处,如易拉拢则缝合,或用3%双氧水棉片覆盖以备通过面部途径加以缝合或移植。
1.大脑皮质梗死。
2.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
3.脑脊液鼻漏。
4.感染。
5.放射性骨坏死。
经额部颅骨切开途径颅面切除手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单眼或双眼包扎,稍加压力。
2.抗生素应用到鼻腔填塞物抽除为止。
3.术后1周抽除鼻腔填塞纱条。
4.术后1周拆除皮肤缝线。
1.在去除额窦后板、显露硬脑膜之前应设法降低颅内压。常采用的方法是脑脊液引流、静脉给甘露醇及通过麻醉医生使病人过度换气以降低CO2分压等。
2.术毕如作内眦韧带重附着术时,应使之尽量穿过后上方的骨孔,稍作过度矫正,有利于防止术后韧带松弛引起内眦下垂。
3.额部不做负压引流,因为它促使脑脊液漏,并可能将鼻的分泌物吸入伤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