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

1.先天性或胆管结石伴有胆管感染致胆总管下段狭窄或闭锁。2.胰头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或胆总管下端癌。3.慢性复发性胰腺炎伴有胆总管下端狭窄。

  • 就诊科室:肝胆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腹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神经丛阻滞/区域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以内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胆管炎性狭窄 胆管结石
适应症

1.先天性或胆管结石伴有胆管感染致胆总管下段狭窄或闭锁。

2.胰头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或胆总管下端癌。

3.慢性复发性胰腺炎伴有胆总管下端狭窄。

术前准备

1.急症手术:所有病人都必须进行6~24小时不等的术前准备,以改善全身情况,使能耐受手术治疗。

⑴禁食;肠麻痹腹胀重者安置胃肠减压。

⑵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⑶适当应用广谱抗生素。

⑷黄疸者注射维生素b1、c、k,有出血倾向者静脉注射六氨基自己酸、对羧基苄胺等。

⑸有中毒性休克时,应积极抢救休克。

2.择期手术:当病人有长期黄疸,脱水,肝、肾功能受损,一般情况不良时,术前应积极纠正,改善营养状况,应用高糖、高维生素等保肝治疗。

3.术者应仔细了解病史、体检、化验及各项辅助检查资料,对病情有足够的分析和估计。

4.结石病人术前当日晨应复查b超,以观察结石移动变化,以防结石排出胆道,徒施手术。

手术步骤

1.位体:仰卧位。

2.切口:右上经腹直肌切口。

3.探查:先探查肝、胃、十二指肠与胰腺,再探查胆总管下端狭窄或梗阻的性质和情况,确认胆囊与胆总管是否通畅。如系肿瘤,应探查肿瘤范围大小、能否移动,附近淋巴结及肝脏有否转移,必要时取活组织检查。根据探查情况,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4.牵引胆囊并减压:在胀大的胆囊底部穿刺抽吸胆汁,以减低胆囊张力。然后,用组织钳牵引胆囊底部,向下拉至十二指肠。

5.分离十二指肠:切开十二指肠降部外侧缘腹膜,充分分离出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以免吻合部有张力。

6.胆囊十二指肠吻合:用肠钳控制十二指肠吻合口远端,避免肠液外漏。将胆囊底部与十二指肠上段靠拢,在预定的胆囊底部和十二指肠前壁的吻合口两端用丝线作两针固定牵引线,相距2.5~3cm。吻合口的后壁外层用0号丝线作浆肌层间断或褥式缝合。在离缝线两侧约0.2cm处切开胆囊与十二指肠(胆囊壁最好能剪去梭形一块,以保持吻合口成张开状态)。十二指肠粘膜下止血。用2-0铬制肠线作全层间断或连续缝合吻合口后壁内层。其后,间断缝合前壁内层,再行外层浆肌层间断缝合。最后,将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并在周围固定几针,以防吻合口渗漏胆汁。

术后护理

1.病情多危重,手术应尽速解除胆道梗阻和感染,减少不必要的探查和操作。

2.因胆囊壁常较脆弱,分离粘连时,容易被撕破,扩散感染,应尽量避免。

3.用刮匙或钳取石时,或用手指推挤胆囊管内结石时,应避免损伤胆囊壁或撕断胆囊管。

4.穿刺胆囊如为白胆汁,说明胆囊管梗阻不通,则单纯胆囊引流不能解决胆道梗阻和感染问题,应争取作胆总管探查和引流。

5.胆囊引流应选用中号质软、有弹性的乳胶管,以保证引流通畅,又不致压迫损伤胆囊壁。

6.如胆囊底部或体部已有小片坏死,应在坏死部分切开或扩大穿孔,取出结石或蛔虫,放入导管造瘘。如胆囊颈部有穿孔,宜先作缝合,再于胆囊底部造瘘。

注意事项

1.吻合口应避免张力,否则易裂开,形成胆漏和肠漏。

2.缝合时吻合口粘膜对齐,完全内翻,以免以后瘢痕狭窄。

3.吻合口大小以3cm左右为合适,过大易引起严重的胆道感染,过小有可能形成狭窄。

4.手术野须以盐水纱布垫妥善保护。切开胆囊或肠壁时,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引,以防污染腹腔。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