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作为早期用于临床并被广泛采用的胆肠内引流术式已近百年。因存在一定程度的胆道“逆行感染”和“盲端综合征”,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但此术式操作方便,相对简易、安全,适应证选择恰当,有较好效果,仍有临床应用价值。
难以解除的胆总管下段器质性狭窄、梗阻并有胆总管明显扩张(直径>2cm)。尤其适于年老、体弱、病情较重,不能耐受胆管空肠Y形吻合等比较复杂的手术者,可为首选。
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方式:①侧侧吻合,操作简便,但有可能并发“盲端综合征”。②端侧吻合操作稍繁,但可避免“盲端综合征”。
1.腹部切口。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2.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净胆总管内的结石基础上,切开十二指肠降段外侧的腹膜,游离十二指肠降段减少吻合口张力,便于操作。
3.选择侧侧吻合。胆总管纵行切口应长2.5~3cm。靠近胆总管切口下端,纵行或横行切开十二指肠与胆总管切口相应的长度。用0号丝线将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切口黏膜对黏膜全层间断缝合,可单层缝合,也可再加间断浆肌层缝合加固吻合口。
4.选择端侧吻合。则需在近十二指肠上外缘细心游离和横断胆总管,缝合封闭远端胆总管断端。注意勿损伤肝动脉和门静脉。将近端胆总管断端与十二指肠行端侧吻合。用0号线全层一层间断缝合或加浆肌层双层缝合。若胆总管内径不足2.5cm者,应适当纵行剖开与十二指肠吻合,才能保证吻合口的宽度。
5.仔细检查吻合口,确认缝合严密,无渗漏,放置肝下引流。
术后持续胃肠减压3~5d,有利于防止吻合口漏。
吻合口对合良好,缝合紧密,无张力,保证吻合口内径2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