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位膀胱阴道瘘。2.瘘孔位于膀胱三角区。
1.高位膀胱阴道瘘。
2.瘘孔位于膀胱三角区。
凝血机制有严重障碍。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一些具出血倾向的疾病。
术前3天清洁阴道和使用肠道抗生素。
1.切口:下腹正中纵切口或弧形切口。
2.暴露瘘孔:瘘孔在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入口时,可插入输尿管导管,以确定输尿管膀胱壁,显露瘘孔。瘘孔在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入口时,可插入输尿管导管,以确定输尿管位置,避免损伤。在瘘孔左右边缘的膀胱壁处,各缝一针线,便于牵引。
3.分离瘘孔:沿瘘孔边缘切开膀胱壁,在膀胱壁和阴道壁之间作潜行分离,距瘘孔缘约2cm。
4.切除瘘孔:沿瘘孔边缘剪去瘢痕组织。
5.缝合阴道壁:用可吸收线纵向全层间断缝合阴道壁。
6.缝合瘘口处膀胱壁:用可吸收线分两层横行间断褥式缝合膀胱肌层和粘膜。
7.缝合膀胱切口:膀胱壁切口用可吸收线,行间断或连续双层缝合,第一层缝合全层,第二层加固。
8.膀胱内置尿管:闭合膀胱壁切口前,置双腔导尿管于膀胱内,自下腹壁引出。并在膀胱两侧放置引流条。
漏尿的处理:若术后2~8天发现漏尿,嘱患者向无瘘孔侧侧卧位,抗炎治疗,保持尿管通畅,延长留置尿管时间至18~20天,部分患者漏尿可渐消失。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1.保持尿液引流通畅,留置导尿管10~14天 期间如发现阻塞,应尽快用生理盐水或1‰呋喃西林冲洗尿管,必要时更换尿管。拔尿管后第1天,应嘱病人每2小时排尿一次,因排尿间隔时间过长,可致尿潴留,易使伤口裂开。
2.冲洗膀胱:术后一般不需冲洗膀胱。但应输液3~5天,之后嘱病人多饮水,保持较多尿量。有尿道膀胱感染者,以1/4000呋喃西林500~1000ml冲洗膀胱。
3.体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向无瘘孔侧侧卧位。
4.抗感染:术后3~5天应用抗生素,同时口服小苏打0.3~0.5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
5.清洁外阴:每日清洁1次。
6.排便: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而影响伤口愈合。
7.漏尿的处理:若术后2~8天发现漏尿,嘱患者向无瘘孔侧侧卧位,抗炎治疗,保持尿管通畅,延长留置尿管时间至18~20天,部分患者漏尿可渐消失。
8.其它注意事项:术后3个月内不宜用窥器行阴道检查,并禁止性生活,尤其是行高位阴道闭合术者,以免创面撕裂。术后如妊娠,须行剖宫产,以免已修复的瘘孔再次破裂。
注意安抚患者心理,注意预防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