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膀胱扩大术包括回肠、结肠和回盲肠膀胱扩大术,其中以回肠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较为常用。
1.泌尿系结核,病肾已切除,膀胱已经瘢痕化,膀胱容量不足100ml,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半年以上,尿内已无脓球、结核菌,体内其他部位结核已稳定者。
2.非炎症性尿频,膀胱容量在50ml以内者。
3.女性间质性膀胱炎久治不愈者。
4.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容量太小,或膀胱全切除者。
5.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有严重并发症,不能控制,而下尿路已恢复正常者。
1.严重尿道狭窄,短期内不能治愈者。
2.膀胱尿道括约肌功能不良者。
3.回肠或结肠有病变者(如结核性病变或多发性憩室等)。
4.全身或泌尿系统仍有进行性结核者。
1.术前3日进高热量、高蛋白、低渣饮食以加强营养;术前24小时给流质饮食(双份)。
2.磺胺胍1g,每日4次,连续服3日。或术前36小时开始口服链霉素,每6小时0.5g。
3.术前数日可行200ml生理盐水灌肠1次,使其潴留并下地行走以试有无失禁状态。
4.术前48和24小时,各服蓖麻油15ml。术前2日每晚用2000ml温盐水灌肠。术前2小时用500ml 1%新霉素作直肠灌肠,清除肠腔污物。
5.测血钾、钠、氯离子和co2结合力
6.需注意术前先行驱蛔。
1.切口:自耻骨联合起到耻骨联合和脐部中点,然后折向右上到脐和髂前上棘的中点。
2.游离回肠:开腹后,在距回盲瓣15cm处选择一段血运良好、长约15cm的回肠予以切断游离。游离肠袢以生理盐水与1%新霉素溶液反复冲洗,直至回液清晰。将游离肠袢近端缝合关闭,内层用2-0肠线作全层连续缝合,外层用丝线作浆肌层间断缝合。
3.回肠膀胱吻合:将弯缩膀胱壁不健康的部分切除,剩余部分与游离回肠袢的远端吻合,内层用2-0铬制肠线作粘膜层连续缝合,外层用细丝线间断缝合。吻合口外放香烟引流,自切口下端引出。并从尿道插入留置导尿管,引流膀胱。
4.关闭后腹膜:将游离肠袢置于腹膜外,游离肠袢系膜缘与后腹膜缝合,以免形成内疝。然后,逐层缝合腹壁切口。
1.禁食1~2日。肠蠕动恢复后进流质饮食。
2.术后保证膀胱导尿管通畅,应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维持膀胱排空1周以上。
3.应用抗生素。如原发病为结核,术后还应用抗结核药物。
4.注意避免经输尿管引流肾盂的输尿管导管脱出体外,或管腔被粘液堵塞。术后7~9日拔除。
5.香烟引流于术后2~3日拔除。
1.肠膀胱扩大术最适用于良性的膀胱病变,如结核性挛缩膀胱等。术中应将病变的和无收缩能力的膀胱壁切除,以防尿漏及吻合口破裂。
2.游离肠管不宜过长,其长度应不超过15cm,过长可使尿液郁积,肠管膨胀,肠管与尿液的接触面过大,以致发生血液化学改变。
3.如输尿管原有狭窄,引起回流和肾盂、输尿管积水,应移植狭窄部近端的输尿管,输尿管不宜分离过长,以免坏死、扭转。
4.肠膀胱吻合口宜大,以防术后收缩狭窄。
5.采用回肠时,在小儿应在耻骨上“膀胱”放蕈状导管引流,以免大量粘液将导尿管堵塞;采用结肠时,应放输尿管导管引流肾盂,经结肠肠袢或膀胱前壁引出。
6.全部吻合口应尽量置于腹膜外,以减少腹膜炎并发症的机会。
7.肠膀胱吻合方式很多。其中,t形吻合者,排尿时远端有残余尿;环形吻合者,也有大量残余尿;猫尾形吻合者,排尿作用较好;扇形吻合者,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