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积水有两种,一是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真性脑积水,一是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后遗的脑静脉循环障碍性颅内高压症,即假性脑积水,后者比较多见。 患侧窦血栓性静脉炎之后,而引起脑静脉循环障碍,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其特点为脑静脉瘀胀,组织水肿。脑压很高但脑室扩张,与一般性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脑积水不同,故称耳源性脑积水,亦称耳源性颅内高压症。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视神经萎缩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一周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
侧窦血栓性静脉炎造成右侧主导侧窦或两侧侧窦同时栓塞,引起脑静脉瘀血水肿,皮层点状出血,脑组织梗死软化,脑压骤升,但脑脊液不多,脑室不扩张,反而有压缩变小现象,故为假性脑积水。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并发率为2.5%。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时引起颅内静脉回流受阻,蛛网膜粒吸收功能障碍,产生交通性脑积水。脑膜炎、脑脓肿时可引起室间孔、正中孔。外侧孔或中脑导水管狭窄或阻塞,使脑脊液循环受阻。
颅内感染并发脑膜炎和脑脓肿后,因蛛网膜粘连或导水管阻塞,而引起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吸收减少,造成脑脊液增多,形成脑积水。
国内外有关耳源性脑积水的报告不多,针对病因预防,如脑脓肿导致的,在治疗脑脓肿的时候,预防本病,以防患于未然。
本病常并发进行性眼底水肿 和视神经萎缩 等。
近期患过颅内并发症如侧窦血栓静脉炎,腰穿压力高,有时眼底水肿 ,无占位性体征,持续性头痛 ,恶心 ,视力进行性减弱,甚至完全失明,有时可伴有眼外展肌麻痹 等。
CT和MRI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上矢状窦静脉造影显示侧窦有血栓形成。
耳源性交通性脑积水临床诊断需与耳源性脑膜炎 ,耳源性脑脓肿 及耳源性梗阻性脑积水相鉴别,后者多与脑脓肿并存,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CT及脑脊液检查均有异常改变,如不积极治疗,可发展为脑疝 而死亡,治疗原则以彻底清除耳内病灶,应用广谱抗生素,降颅压(可用药物或腰穿放脑脊液),但须要把握好放液量,以免形成枕大孔疝,症状重者,可行颞肌下减压术或脑室腹膜分流术。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一周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进行脱水治疗,如用甘油口服,或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2~3次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进行腰穿,放出脑脊液30~50ml。如有进行性眼底水肿和视神经萎缩,为挽救视力,应及时采用颞肌下减压术或侧脑室引流术。如为真性脑积水病,应进行侧脑室颈外静脉吻合术,或进行椎管胸腔吻合术。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鸡蛋
鸭肝
鸡肉
葵花子仁
啤酒
白酒
鹅肉
油豆腐
蔬菜杂烩粥
杂粮粥
荞麦粥
小麦粥
虾皮香芹燕麦粥
豆薯小米粥
花生杏仁粥
苦瓜瘦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