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60%左右,它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6%
易感人群: 多见于老年人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偏瘫
就诊科室:外科 神经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7-10天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尼群地平片 硝苯地平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高血压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
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原因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且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
预防本病谨记如下事项:
1.高血压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
2.调情志:乐观情绪,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3.戒烟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酒。
4.择饮食: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
5.避劳累: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6.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也可做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按摩。
7.不蹲便: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而坐便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可减少脑中风发生的机会。
8.防跌倒: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血管壁较脆弱,跌倒后会发生颅内血管破裂的危险,因此,行动时要特别小心。
9.动左手: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功能正常发挥。
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并发症不同,常见偏瘫。
1.突然的头痛或头晕,伴呕吐。
2.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甚至失语。
4.大小便失禁。
5.出血量大和累及脑干者,还可出现瞳孔不等大,呼吸深慢、去脑强直等症状。
6.发病时血压明显高于平时血压。
7.上述症状体征可在数小时内发展至高峰。
1.大脑半球高血压脑出血,颅脑CT检查可确诊。
2.小脑高血压脑出血或脑干出血,可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后者优于前者。
3.需手术清除血肿者,应行基本检查。
4.必要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以排除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5.诱发电位可确定有无继发性脑干损害,SPECT可有助于了解局部脑的功能。
诊断
1.中年以上,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活动状态时(如激动、用力)起病。
2.常以突然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障碍、抽搐、尿失禁等。
3.颈强直,血压增高,脉率慢,呼吸深而慢,带有鼾音,后期可有呼吸衰竭症状。
4.出血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神经损害定位体征。
5.脑脊液压力增高,内含红细胞,蛋白定量增高。
6.脑血管造影,显示占位性病变征象。
7.CT扫描或MRI:显示出血部位、范围、出血量、出血周围脑水肿及脑室受压移位元情况。
鉴别诊断
1、昏迷 病人应与一氧化碳 中毒,肝昏迷,尿毒症 ,低血糖 等引起的意识障碍 相鉴别,主要详细询问病史,体征以及CT,脑脊液等检查。
2、颅内占位病变,颅脑外伤,脑膜炎 等疾病:根据发病急缓程度,外伤史,发烧等其他临床表现以及CT ,MRI,脑脊液等检查做出诊断。
3、与其他脑血管病鉴别如脑梗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根据发病过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就诊科室:外科 神经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7-10天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尼群地平片 硝苯地平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1.安静卧床,密切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2.脱水降颅压。
3.控制血压:维持在20.0—21.3/12.0—13.3KPa(150—160/90—100mgHg)为宜。
4.维持水盐及酸碱平衡。
5.预防肺炎、泌尿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褥疮等并发症。
6.脑室或血肿穿刺引流。
7.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8.适当应用止血药。
9.应用脑细胞活化剂。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应早睡早起,不宜在临睡前活动过多和看刺激性的影视节目。睡眠、工作和休息时间大致各占1/3。注意保暖,宜用温水洗澡,水温在40℃左右。避免受寒,因为寒冷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收缩,易使血压升高。饮食要求低盐、低脂肪、低热量、禁忌烟酒。每日食盐量控制在10克以下,如有心力衰竭和水肿者,还应减少食盐量。患者如较肥胖,还要控制脂肪、胆固醇和糖的摄入,以素油素食为好。
2、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减肥,降低高血脂,防止动脉硬化,使四肢肌肉放松、血管扩张,有利于降低血压。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脑出血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6.活血通络汤配方: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10g,乌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
二、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饮食宜忌
宜
1、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2、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3、长期饮用混合奶(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
4、为预防便秘,应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
5、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使血液稀释。晚餐要清淡。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
6、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
忌
1、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
2、忌吃生冷食物,因为,过量的冷饮食品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并易诱发脑溢血。
3、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减少动物脂肪,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每日应在300毫克以内,相当于每周可吃3个蛋黄。
4、忌高盐。脑血栓的病人有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5、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6、忌肥甘,戒烟酒。
鸡蛋
鸭肝
葵花子仁
白果(干)
啤酒
白酒
鹅肉
油豆腐
红豆糯米粥
小麦粥
豌豆瘦肉粥
杂粮粥
蔬菜杂烩粥
花生杏仁粥
豆薯小米粥
瓜粒杂锦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