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cyst of sebaceous glands) 又称粉瘤或脂瘤,是一种皮脂分泌物储留郁积性疾病。青年人多见。以病损部的黑头粉刺和囊肿感染为主要表现,偶见发生癌变。治疗以抗感染和手术切除为主。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15%
易感人群: 青年人多见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皮脂腺囊肿 皮肤囊肿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1-2周
治愈率:98%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2000元)
注意个人皮肤卫生。
(一)发病原因
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并非真性肿瘤。
(二)发病机制
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皮脂腺发生囊性变,囊内充满白色粉膏状的皮脂腺分泌物和破碎的皮脂腺细胞及大量胆固醇结晶,有恶臭味,囊壁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内层为上皮细胞构成,囊肿破裂时,周围可出现异物巨细胞。
应特别注意对皮肤的护理要讲究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更衣勤剪指甲。
减少摄取油炸、辛辣、坚果类食品:这一类食物容易激发面疱粉瘤的孳长,所以想减少粉刺、粉瘤或面疱的问题,必须先改变饮食习惯,多喝水且多吃青菜蔬果,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排毒的能力。
皮脂腺囊肿常发生在头面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且易合并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压痛,甚至化脓溃破,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影响局部组织的美观和功能。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由于其深浅不一,内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渐增大。
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一般在1毫米内,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兰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
1.好发部位
多发生于面,前胸,背部和阴囊等处。
2.临床症状
(1)1个或多个柔软或较坚实的圆球体,大小不等,小者如豆粒,大者直径可达7~8cm,表面常与皮肤有粘连,基底可推动(图1),表面皮肤上有时可查到一个开口小孔,挤压时有少许白色粉状物被挤出,囊肿可存在多年而没有自觉症状。
(2)病变可单发,偶或多发,数目特别多者称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或称皮脂腺囊肿病。
若怀疑皮脂腺囊肿癌变,可作病理相关检查。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皮样囊肿 :位于皮下,不与皮肤粘连而与基底部组织粘连甚紧,常长在身体中线附近,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等处。
2.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多因外伤(尤其刺伤)将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肿物表面常有角质增生,好发于手及足踝等易受外伤和压迫的部位。
3.脂肪瘤 :呈扁平分叶状,位于皮下,用手指沿肿物两侧相向推挤局部皮肤,可出现橘皮样征。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1-2周
治愈率:98%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2000元)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于复发。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皮脂腺囊肿西医治疗
一般常不需治疗。在继发感染或病损时应寻求治疗。
1.继发感染 出境可应用抗菌药物;有脓肿形成者,尚应做切开引流。
2.病损 可予手术切除。
(1)手术时应在与囊肿粘连的皮肤部位及其导管开口处作一梭形切口,连同囊肿一并摘除,方向应顺皮纹方向顺行。如已并发感染,在四周组织发生粘连时,手术时应彻底完整地摘除囊肿。囊壁较薄,极易破碎,最好应完整地摘出,否则残留囊壁组织,易招致囊肿复发。
(2)内镜手术进行皮下囊肿的摘除,可避免出现手术切口瘢痕,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项新手术方法。
皮脂腺囊肿中医治疗
【辨证】多发者、继发感染者。
【治法】清热化痰。
【组成】茵陈、白芥子、姜半夏、陈皮、菜菔子、蒲公英、玄参,夏枯草、生山楂、茶树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对症护理
(1)嘱病人休息20分钟后若无不适方可下床活动,保证病人安全。
(2)告知病人切口会在麻醉消失后出现疼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疼痛剧烈可告知医生作进一步处理。
(3)观察伤口有无继续渗液,按压是否有效,如有明显出血应重新评估包扎。
(4)告知病人次日来院换药,如有其它不适应及时就诊。
(5)对病人做好宣教:a防止辅料浸湿,影响伤口愈合造成感染b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促进伤口愈合c休息时取右侧体位,防止左耳受压。
一般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3.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发物,忌油腻、油炸性食物。
日常保健
1.减少摄取油炸、辛辣、坚果类食品,这一类食物容易激发面疱粉瘤的孳长,所以想减少粉刺、粉瘤或面疱的问题。
2.必须先改变饮食习惯,多喝水且多吃青菜蔬果,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排毒的能力。
食疗保健(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枇杷叶薏苡仁粥(鲜枇杷去皮核50g、净枇杷叶10g、薏苡仁100g)。
枇杷叶菊花粥(净枇杷叶10g、白菊花5g、生石膏15g、薏苡仁80g)。
雪梨柠檬饮(雪梨、番茄各150g、柠檬3片)。
绿豆薄荷粥(绿豆、薏苡仁各30g、薄荷5g)。
鸭血(白鸭)
鸭肝
鸡血
鸡肉
啤酒
白酒
鹅肉
白扁豆
豇豆饺
饭豇豆粥
拌豌豆苗
豌豆苗豆腐汤
萝卜生菜汤
生菜鸡丝
菜花肉饼
奶香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