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肛提肌痉挛引起的发作性直肠疼痛,肛部短暂性疼痛(直肠的短暂性疼痛)和尾部疼痛(尾部区域的疼痛)是肛提肌综合征的变型,男,女都可发生,疼痛多与排便无关,一次发作持续20分钟,可与坐位有关,也可自行发生,并可能使患者从睡眠中痛醒。疼痛常被描述为相当于在直肠高位的不明疼痛,肛门排气或排便后肛门疼痛不能缓解,且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在严重患者中,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并伴有复发。因此,患者可能多次行直肠手术而无效。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1-2%
易感人群: 青年白领多见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慢性结肠炎 直肠炎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40-60%
常用药品: 比沙可啶肠溶片 便乃通茶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平时要注意坐姿以及积极治疗和预防前列腺疾病。
本病病因不是特别明确,可能和直肠炎、结肠炎、痔疮、肛裂等疾病刺激肛提肌有关。也可能与肛提肌平滑肌纤维的异常有关,如肛提肌肌肌浆网不发达,造成内存钙离子减少,当机体发生缺钙时可造成肛提肌的持续性、痉挛性收缩。
注意坐姿以及积极治疗和预防前列腺疾病。
1.慢性直肠炎:是一种发生在直肠内的炎症。慢性直肠炎可以引起疼痛、出血,并会引起直肠流脓和黏液。慢性直肠炎可以维持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慢性直肠炎的有“四大症状”,便秘与腹泻交替、便中含有粘液及血丝、大便时肛门口灼痛,因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表皮脱落,有时成裂口发痒、下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全身不适。
2.慢性结肠炎: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为肠炎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
引起发作性直肠疼痛 ,体格检查往往正常,尽管可有肛提肌的触痛或僵硬感,常位于左侧,少数患者可由后下位或前列腺疾病所引起。
体格检查可排除其他引起直肠疼痛的疾病(如痔、肛裂、脓肿)。体格检查往往正常,尽管可有肛提肌的触痛或僵硬感,常位于左侧,少数患者可由后下位或前列腺疾病所引起。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直肠结 肠的癌症相鉴别。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40-60%
常用药品: 比沙可啶肠溶片 便乃通茶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1、药物治疗:治疗包括向患者解释该病属于良性病变。急性发作可通过肛门排气和排便,坐浴或轻的止疼剂所缓解。
2、当症状较严重时,可在局部或区域麻醉下试用骨骼肌放松剂或肛门括约肌按摩。
3、通过对直肠下端进行电刺激的物理疗法通常有效。
预后:
本病属于良性疾病,呈阵发性的发作,预后良好。
1、观察是否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观察记录病人呕吐、腹泻的次数、量,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特别是尿量,必要时记录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定期复查病人血清钾、钠、氯、钙、镁等水平,协助医师及时追踪结果,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皮肤护理
指导病人/家属正确使用便盆、协助翻身的方法,如每次坐便盆时间不宜太长、不使用破损的便盆、翻身时防止拖拉等动作,嘱病人穿宽松、纯棉布的病服,避免穿紧身的弹力内衣(裤),保护水肿的手、足皮肤,防止张力高的水肿皮肤破损。
肛提肌综合征患者饮食宜忌:(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1、应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青菜、竹笋等,以防止便秘。
2、宜食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汤、赤小豆粥、白菜、白萝卜、鲜黄花菜、丝瓜、马齿苋粥。
3、多饮纯净水以及鲜水果汁。
4、多吃粗粮杂粮,如粗米、玉米、全麦片、少吃精米、精面;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籽类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核桃、杏干、杏仁、葡萄干等。
5、忌油腻性食物包括面包蛋糕、西式快餐、肯德鸡麦当劳之类型的、肥肉、牛奶啊、饼干啊、膨化食品啊、甜点、冰激凌和雪糕等。
6、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就像辣椒等食物,少量食用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用辛辣食物做调味品,比如花椒、胡椒、干姜等。
7、忌烟酒。
鸡肝
南瓜子仁
葵花子仁
核桃
啤酒
腐竹
白扁豆
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