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功能不全又叫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肌衰竭。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肺水肿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就诊科室:内科 心血管内科 其他科室 急诊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地高辛片 注射用硝普钠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避免呼吸道感染。
引起心脏阻力负荷加重,排血受阻,如严重的瓣膜狭窄,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内球瓣样血栓或粘液瘤嵌顿,动脉总干或大分支栓塞等。
如外伤,急性心肌梗塞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损害,腱索断裂,心室乳头肌功能不全,间隔穿孔,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入心腔,以及静脉输血或输入含钠液体过快或过多。
如急性大量心包积液或积血,快速的异位心律等。
如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和其他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暂停,显著的心动过缓等,使心脏暂停排血或排血量显著减少。
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如急性心肌炎,广泛性心肌梗塞等。
综合性防治心衰的方案为将专科医生、基层医生、患者及其家人的努力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防治的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1、一般性随访:
每1~2个月一次。了解患者心率和节律、肺部啰音、水肿程度等基本状况及用药情况。
2、重点随访:
每3~6个月一次。增加生化检查、BNP/NT-proBNP、心电图检测,必要时做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3、患者教育:
(1)让患者了解心衰的基本知识,掌握反映心衰加重的重要临床表现。
(2)掌握调整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基本药物的方法。
(3)避免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滥用药物等。
4、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就诊:
心衰加重、血压不稳定、心率和心律的改变等。
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急性心原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是肺毛细血管压进一步升高,肺毛细血管渗出血浆成份,使肺组织间隙、肺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液体成份而形成的一种危象,临床上多见于急起的弥漫性心肌损害,如广泛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炎 。急性机械性阻塞如严重瓣膜狭窄、心房粘液瘤、急起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如瓣膜穿孔损伤、腱索断裂、室间隔穿孔、主动脉窦破裂、静脉输血,输液过多、过快;急性心室舒张受限,如急性大量心包积血积液、严重心律失常 等。
2、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60 岁以上的人有1 %的发生率,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率较无房颤者高1. 5~1. 9 倍,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年龄和所患的心血管疾病类型有关,而心功能不全是最易并发心房颤动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功能不全伴发心房颤动发生栓塞性并发症如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
3、心原性休克
由于心脏排血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称为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shock),心排血量减少突然且显著时,机体来不及通过增加循环血量进行代偿,但通过神经反射可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显著收缩,以维持血压并保证心和脑的血供,临床上除一般休克的表现外,多伴有心功能不全,体循环静脉瘀血,如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等表现。
4、心脏骤停
为严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 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
1、病史和表现
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人的主要病因,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则为年轻人的主要病因。
2、诱发因素
常见诱因为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感染、颅脑损害、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大手术后、肾功能减退,急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发作、肺栓塞、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负性肌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心肌缺血、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吸毒、酗酒、嗜铬细胞瘤等。
3、早期表现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觉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左心功能障碍。
4、急性肺水肿
发病急,可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伴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咳嗽频繁,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哮鸣音或湿啰音。
1、心电图
可提示原发疾病。
2、X线检查
可见肺淤血和肺水肿。
3、超声心动图
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LVEF)。
4、动脉血气分析
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肝功、肾功、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志物
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的指标是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7、心肌坏死标志物
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志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诊断
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和BNP/NT-proBNP等检查,可作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作临床评估包括病情的分级、严重程度和预后。
鉴别诊断
急性左心衰竭表现的呼吸困难,是由肺淤血所致,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的严重程度分级均以Ⅰ级病情最轻,逐渐加重,Ⅳ级为最重。
急性右心衰竭常见病因为右心室梗死和急性肺栓塞。根据病史,突发的呼吸困难、低血压、颈静脉怒张等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就诊科室:内科 心血管内科 其他科室 急诊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地高辛片 注射用硝普钠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1、镇静: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2、吸氧:加压高流量给氧每分钟6-8升,可流经25-70%酒精后用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消除泡沫。
3、减少静脉回流: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
4、利尿:静脉给予作用快而强的利尿剂如速尿20-40mg或利尿酸钠25-40mg加入葡萄糖内静脉注射,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或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血钾症和低血容量。
5、血管扩张剂:静脉滴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以降低肺循环压力,但应注意勿引起低血压,也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二硝酸异山梨醇降低肺循环静脉压。
6、强心药:如近期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可静脉注射快速作用的洋地黄类制剂,如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等,对二尖瓣狭窄所引起的肺水肿,除伴有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外,不用强心药,以免因右心室输出量增加而加重肺充血。
7、氨茶碱:对伴有支气管痉挛者可选用,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入,可减轻支气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和加强利尿。副作用: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故应慎用。
8、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亦有助肺水肿的控制。
9、原有疾病和诱发因素治疗:如有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应迅速控制。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时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活动过多过猛;患者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控制盐的摄入量但也不是完全免盐;患者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
宜食的食物:
1、粮食类: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高粱。
2、豆类:豆浆、豆腐等。
3、禽、畜肉类:鸡肉、鸭肉、猪肉、牛肉。
4、油脂类:植物油为主,动物油少用。
5、水产类:淡水鱼及部分含钠低的海鱼。
6、奶、蛋类:牛奶(250毫升),鸡蛋或鸭蛋。
7、蔬菜类:含钠量高者除外。
8、水果:各种新鲜水果。
9、调味品:醋、糖、胡椒。
鸡蛋
鸭肉
鸡肉
南瓜子仁
腐竹
白扁豆
淡菜(鲜)
猪油(板油)
小米素羹
小米粉粥
玉米粉粥
松子玉米
豆浆粥
鸡肉蒸饺
鸡肉饭
酿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