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软化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一种角膜溶化及坏死,常因继发感染而使整个角膜溶解崩溃,以角膜葡萄肿告终。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双眼同时受累。腹泻和慢性消化道疾病、人工喂养不当、患麻疹、肺炎等发热消耗性疾病以及患病时“忌口”等是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常见原因。早期结膜杯状细胞消失,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并色素沉着,后期上皮细胞表层变平增厚,细胞核消失,而呈波状排列,为角化改变。干燥斑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上皮碎屑,脂肪,干燥杆菌等,因上皮细胞角化而粗糙不平,有泡沫状之外观。角膜的早期变化与结膜相似,而晚期角化的上皮细胞脱落,前弹力层坏死而消失,实质层水肿,白细胞浸润坏死,可伴前房积脓。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 多见于婴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角膜溃疡 角膜葡萄肿
就诊科室:眼科学 眼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维生素A软胶囊 三维鱼肝油乳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消化道疾病口服不能吸收者可给维生素A注射。
维生素A的摄取量不足以维持体内最低限度的需要量,如人工喂养或断奶期食物调配不良,营养失调;或因发烧,消耗性疾病,家长卫生知识缺乏,不适当的“忌口”,如麻疹,肺炎等。
维生素A的吸收不良,患儿有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等,致使维生素A不能吸收作用。消耗量过多,幼儿发育成长过快,或患病期间消耗过多,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大,而形成缺乏状态。
早期结膜杯状细胞消失,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并色素沉着,后期上皮细胞表层变平增厚,细胞核消失,而呈波状排列,为角化改变。干燥斑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上皮碎屑,脂肪,干燥杆菌等,因上皮细胞角化而粗糙不平,有泡沫状之外观。角膜的早期变化与结膜相似,而晚期角化的上皮细胞脱落,前弹力层坏死而消失,实质层水肿,白细胞浸润坏死,可伴前房积脓。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妇幼卫生知识,合理喂养,纠正偏食习惯,使婴幼儿得到合理喂养。
2、当婴幼儿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及热性病时,除积极治疗原发开门见山外,并要适当的补充足够营养副食品,防止无原则的“忌口”,如发现患儿愿睁眼表现时,应作眼部检查,以达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病毒恶化。
病情发展会出现角膜上皮脱落,基质坏死,形成溃疡,前房积脓,角膜可迅速穿孔,虹膜脱出,轻者愈合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重者可演变成眼球萎缩或角膜葡萄肿 而失明。
1.患儿消瘦,精神萎靡,皮肤乾燥粗糙,伴有腹泻或咳嗽等;
2.夜盲;
3.角膜结膜乾燥,逐渐加重,失去光泽,球结膜产生皱褶,角膜两侧球结膜形成三角形上皮角化斑,逐渐角膜混浊,最终整个角膜溶解坏死,大片虹膜脱出,以后形成葡萄肿;
4.合并感染,前房积脓。
全面询问病史,仔细进行眼部检查,不难诊断。
诊断依据
1.有发热消耗性疾病,人工喂养不当或慢性腹泻等维生素A缺乏的病史。
2.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
3.血清维生素A含量低下。
4.尿沉渣检查角化上皮细胞阳性。
鉴别诊断
本病早期出现之雀目,称肝虚雀目,在外眼见症不明显时,需与高风雀目相鉴别,高风雀目患者眼无不适,外观端好,眼底变化初起可不明显,随年龄的增长,病变逐渐明显,视野开始缩小,夜盲亦逐年加重,但白睛,黑睛及全身无疳积见症。
就诊科室:眼科学 眼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维生素A软胶囊 三维鱼肝油乳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治疗原则
1.迅速补充大量维生素A及其他维生素。
2.局部散瞳,抗感染。
3.加强营养,提供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用药原则
轻症口服维生素A及多种维生素。重症加用滴眼液抗感染、散瞳,辅以支持治疗。
当婴幼儿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及热性病时,除积极治疗原发开门见山外,并要适当的补充足够营养副食品,防止无原则的“忌口”,如发现患儿愿睁眼表现时,应作眼部检查,以达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病毒恶化。
改善营养状况、选含维生素A高这良品,如肝类、鸡蛋、鱼、乳类等,口服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C等,消化道疾病口服不能吸收者可给维生素A注射。
鸡蛋黄
鸡蛋
杏仁
葵花子仁
黄酒
白酒
鸭血(白鸭)
赤小豆
猪肝菠菜粥
猪肝蛋黄粥
鸡蛋木耳粥
西式牛奶粥
牛奶菠菜粥
玉米蒸饺
木瓜胡萝卜玉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