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鼓膜炎(myringitis bullosa)又称(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myringitis bullosa hemorrhagic),是鼓膜及其邻近外耳道的急性炎症,多为单侧性。该病的主要症状是突感剧烈耳痛,耳闷胀感或轻度听力障碍,检查可见鼓膜及邻近外耳道皮肤充血,常于鼓膜后上方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色或紫色的血疱,血疱破裂时可流出少许血性渗出液,形成薄痂而渐愈,轻者血疱内液体可被吸收而附薄痂。该病的病因是一般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可发生于上呼吸道其他病毒性感染之后,多与流感流行有关。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3%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耳鸣 外耳道疖肿
就诊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儿科学 小儿耳鼻喉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氧氟沙星滴耳液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
一般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可发生于上呼吸道其他病毒性感染之后,多与流感流行有关。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抵抗病原体入侵。
血疱破裂时可流出少许血性渗出液,形成薄痂而渐愈。
突感剧烈耳痛 ,耳闷 胀感 或轻度听力障碍,检查可见鼓膜及邻近外耳道皮肤充血 ,常于鼓膜后上方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色或紫色的血疱 ,血疱破裂时可流出少许血性渗出液,形成薄痂而渐愈,轻者血疱内液体可被吸收而附薄痂。
患者多有流感病史,并有鼓膜或邻近外耳道 皮肤出现血疱,即可诊断。
主要与急性中耳 炎鉴别:
①急性中耳炎虽然鼓膜急性充血,但一般无血疱形成。
②急性中耳炎主要病变部位在中耳,大疱性鼓膜炎主要病变在鼓膜。
③急性中耳炎与咽鼓管病变关系不密切。
④急性中耳炎主要用抗生素治疗,而大疱性鼓膜炎主要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就诊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儿科学 小儿耳鼻喉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氧氟沙星滴耳液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治疗原则为缓解耳痛,防止感染。耳痛剧烈者,可在无菌操作下挑破血疱,酌情服用止痛剂。耳部行透热疗法以促进液体吸收。大疱未破时予1-3%酚甘油滴耳,大疱破后可滴0.5%金霉素甘油。服用抗病毒剂,全身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细菌感染。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鸡蛋
鸭翅
芝麻
腰果
鸭血(白鸭)
赤小豆
白扁豆
田螺
牛奶蛋花粥
牛奶窝蛋莲子汤
鱼肉鸡蛋汤
芹菜炒香菇
番茄芹菜汁
竹笋沙拉
竹笋粥
黄瓜粳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