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溃疡或硬下疳;二期梅毒的皮肤粘膜损害及淋巴结肿大;三期梅毒的心脏、神经,胃、眼、耳受累及树胶肿损害等,梅毒还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危害极大。 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2~3周潜伏期(称第一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典型损害为硬下疳)这是一期梅毒。发生皮肤损害后,机体产生抗体,从兔实验性梅毒的研究证明,梅毒初期的组织学特征是单核细胞浸润,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细胞浸润,13天达高峰,随之巨噬细胞出现,病灶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此时,梅毒螺旋体见于硬下疳中的上皮细胞间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细胞的内陷或吞噬体内,或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小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结中。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性传播
并发症:瘫痪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肌梗死
就诊科室:性病科 传染病科 皮肤性病科 感染中心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65%
常用药品: 罗红霉素分散片 红霉素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避免不正当的性行为。
这是梅毒病因来源的主要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梅毒病人在感染梅毒后的1年内传染性为最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到感染后4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一般认为梅毒的病因主要感染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病期超过4年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虽然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传染,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梅毒的病因可以通过少数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受传染,如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烟嘴等,也可传染。
梅毒患者、潜伏梅毒及隐性梅毒血清具传染性,通过输血及共用针头可传染他人。
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首先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其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
(1)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2)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3)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4)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1.黏膜病变易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舌炎,是一种癌前期损害,应严格观察。
2.梅毒性心血管病可相继发生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梗死、主动脉瘤或猝死等。
3.神经梅毒发病缓慢,可发生脊髓膜炎,可压迫脊髓导致痉挛、瘫痪。
4.梅毒性骨软骨炎:主要见于婴儿出生后半年,病菌常侵犯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并在局部形成梅毒性肉芽肿,破坏骨骺线,因而阻止了骨的发育。
潜伏期平均3-4周,典型损害为硬下疳 开始在螺旋体侵入部位出现一红色小丘疹 或硬结,以后表现为糜烂,形成浅在性溃疡 ,性质坚硬,不痛,呈园形或椭园形,境界清楚,边缘整齐,呈堤状隆起,周围绕有暗红色浸润,有特征软骨样硬度,基底平坦,无脓液,表面附有类纤维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挤捏,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为重要传染源,硬下疳大多单发,亦可见有2-3个者,以上为典型的硬下疳。
女性硬下疳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阴阜,尤多见于宫颈,易于漏诊。
硬下疳有下列特点:
①损伤常为单个;
②软骨样硬度;
③不痛;
④损伤表面清洁。
硬下疳出现一周后,附近淋巴结肿大 ,其特点为不痛,皮表不红肿,不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破溃,称为无痛性横痃(无痛性淋巴结炎)。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在皮损 处,用玻片刮取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见有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2.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的梅毒螺旋体。
3.活体组织检查梅毒螺旋体,如用银染色法或荧光抗体染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呈黑褐色,有螺旋结构,位于真皮毛细血管周围。
4.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也是VDRL抗原的改良,敏感性及特异性与VDRL相似。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检查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①生殖器疱疹 :初起为微凸红斑 ,1,2日后形成簇集性小水疱疹,自觉痒痛,不硬,1-2周后可消退,但易复发,组织培养为单纯疱疹 病毒,Tzank涂片 检查阳性,PCR检测疱疹病毒DNA为阳性。
②下疳样脓皮症:病原菌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皮损 形态与硬下疳类似,但无典型软骨样硬度,周围无暗红色浸润,无不洁性交史,梅毒螺旋体检查阴性,附近淋巴结可肿大,但皮损愈后即消退。
③软下疳 :亦为性病之一,有性接触史,由杜克雷(Duery)嗜血杆菌引起,潜伏期短(3-4日),发病急,炎症显著,疼痛,性质柔软,皮损常多发,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可检见杜克雷嗜血杆菌,梅毒血清试验 阴性。
④结核性溃疡 :亦多见于阴茎,龟头,皮损亦为单发孤立浅在性园形溃疡,表面常有结痂,自觉症状轻微,可检见结核杆菌,常伴有内脏结核。
⑤白塞氏(Behcet)病:可在外阴部发生溃疡,女性亦可见于阴道,子宫颈,溃疡较深,有轻微瘙痒,损害无硬下疳特征,常继发口腔溃疡 ,眼损害(虹膜睫状体炎 ,前房积脓等),小腿结节性红斑 及游走性关节炎等,梅毒血清反应阴性。
⑥急性女阴溃疡 :下疳型者类似硬下疳,但不硬,炎症显著,疼痛,分泌物中可查见粗大杆菌。
⑦固定性药疹 :可见于阴茎包皮内叶,冠状沟等处,为鲜红色红斑,可形成浅在性糜烂,自觉痒,不痛,无硬下疳特征,有服药史,梅毒血清反应阴性。
就诊科室:性病科 传染病科 皮肤性病科 感染中心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65%
常用药品: 罗红霉素分散片 红霉素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一期梅毒西医治疗
梅毒的青霉素治疗方案
(一)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两年的潜伏梅毒患者,可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每侧臀部120万单位,共240万单位,只注射一次。
(二)晚期梅毒:包括有三期皮肤、粘膜、骨损害等患者,病期在两年以上的潜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等。对于良性晚期梅毒(血管、粘膜及骨等)可予以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60万单位,共15次,总剂量900万单位。或用苄星青霉素每周肌肉注射一次,每次240万单位,共三次,总量720万单位。
(三)对孕妇梅毒患者的治疗:早期梅毒患者如能早期治疗可防止发生先天梅毒。
在梅毒流行区,对可能患梅毒的孕妇,应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及产前三个月,至少各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
(四)早期先天梅毒患者的治疗:对已经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的婴儿,应进行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直至血清学检查转阴或维持阴性三个月以上为止。
(五)晚期先天梅毒的治疗:两岁以上的先天梅毒治疗方法可按成人的相应病期进行,其用量不超过成人的剂量。
其它抗生素:目前有许多青霉素以外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梅毒螺旋体。这些抗生素有红霉素类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利君沙;四环素类如强力霉素,土霉素,链霉素。近几年又试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临床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期梅毒中医治疗(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偏方一
【药物】土茯苓,苍耳子,白鲜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20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驱霉。
偏方二
【药物】土茯苓,金银花,甘草。
【用法】每剂分5天煎服完,每服5剂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驱霉。
专业护理
1.按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2.按皮肤病一般护理常规。
3.预防感染转播:血液体液接触隔离,必要时实行严密隔离。
4.实行严格隔离措施、无菌操作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5.注意保暖及喂养,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光线良好。
6.保证规律而充分地休息和睡眠,午间休息及夜间必须保持病室安静。保持床单平整、清洁。严重皮损者,直接接触的床单、被套等,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7.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若患儿因瘙痒而搔抓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或止痒药物。
8.遵医嘱进行皮肤粘膜得护理。进行擦药、药浴等治疗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9.对家长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解除家长焦虑情绪。
10.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骨损害。(2)肝脾肿大和全身淋巴节肿大的护理。(3)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4)眼部护理
日常护理
1.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2.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3.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一、梅毒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方一 组成:槐花120克、白酒适量。用法:槐花炒后入酒二盏,煎十余沸,热服。主治:梅毒。
方二 组成:生姜、蒲根适量。用法:捣烂外敷。主治:横疲破溃,久不收口,状似鱼嘴,又名鱼口。
方三 组成:生姜300克、土茯苓300克、苦参100克。用法:煎汤外洗。主治:梅毒初起。
方四 蒲公英粥 蒲公英40一60克,鲜品用量为60--90克,粳米30-60克,将上药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粥,3—5天为l疗程,每日2—3次温服食。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用于梅毒的全过程。
二、宜食
1、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菠菜、小白菜、韭菜、苋菜、西兰花、空心菜、芥菜、苜蓿、马兰头、金针菜、茴香菜、香菜、芥蓝、杏等。
2、维生素B6对调节脂肪及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分泌,刺激毛发再生有重要作用。
3、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马铃薯、蚕豆、青鱼、橘子、芝麻等。
4、此外,多吃含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也对脂溢性脱发有一定效果。
三、忌食
1、应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烟酒。
芝麻
腰果
松子仁
莲子
白砂糖
白酒
赤小豆
白扁豆
炒胡萝卜
胡萝卜香蕉汁
胡萝卜苹果汁
素炒菠菜
甘笋菠菜豆腐汤
芥菜番薯汤
小米素羹
小米面发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