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样湿疹(Eczema Herpeticum)于1845年由Kaposi提出,又称Kaposi水痘样疹,种痘性湿疹及柯萨奇湿疹等名称。指在原有的皮肤病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或牛痘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皮肤病。 发生于5岁以内的儿童,亦可见于成人。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经5d~9d潜伏期,突然出现高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皮疹开始于面部、颈、上肢及躯干等原有皮肤局部,也可以发生在正常皮肤上,下肢少见。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0.008%
易感人群: 发生于5岁以内的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扁桃体炎 结膜炎 肺炎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糠酸莫米松凝胶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多饮水,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接触单纯疱疹病人
食物方面常见的有鱼、虾等,吸入方面的如花粉、尘螨、羊毛等,微生物如体表化脓性球菌和浅表真菌的感染,生活环境中的如日光、炎热、干燥,各种动物皮毛、皮屑,及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
如慢性感染病灶、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内分泌及代谢改变方面如月经周期、妊娠等因素,血循环障碍常见的如小腿静脉曲张诱发小腿湿疹,神经精神因素与本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如精神紧张及过度疲劳等。
在同一环境和条件,有些人易发湿疹而另一些人则不发病。而有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患者病情加重,而在其他情况下又不引起疾病再发。根据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和组织病理所见,有些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1.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2.避免接触可疑的过敏原,对尘螨过敏,避免使用地毯,对动物羽毛、皮毛过敏的,家里尽量不要养宠物。
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儿童,亦可见于成人,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约经5~9天潜伏期,突然高热(39~40℃)、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中毒症状。皮疹开始于面部、颈、上肢及躯干等原有皮肤病部位,也可以发生在正常皮肤上。下肢少见。
1.血常规: 白细胞减少。
2.用Tzanck细胞学检查法 :疱底涂片 可见有巨细胞。
3.组织病理 :表皮内或表皮下可见水疱或脓疱,有网状变性和气球变性,常有多核上皮细胞,真皮有大量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白细胞为主,基底层细胞原浆内有Guarnieri小体(牛痘病毒包涵体)。
诊断
根据有单纯疱疹接触史和临床特点,在原有湿疹皮肤上出现多个脐窝状水疱和脓疱、伴全身症状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1)牛痘性湿疹 :本病有种痘史,组织病理检查,基底层细胞原浆内有牛痘病毒包涵体。
(2)水痘 :发疹前全身症状轻微,无原发湿疹等皮疹。
(3)天花: 有传染流行病史,无原发湿疹病史,全身症状重,有密集的脐窝状脓疱。
(4)脓疱病: 脓疱表浅,易破形成蜜黄色脓痂,脓疱不呈脐窝状,无全身症状。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糠酸莫米松凝胶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一)内服药疗法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常用的有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对用多种疗法效果不明显的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一旦急性症状被控制后即应酌情减量撤除,以防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感染时应考虑加用抗生素。
(二)局部疗法:对症选用适当的剂型,外用药物应根据需要及皮疹特点,选用清洁、止痒、抗菌、抗炎、收敛及角质促成剂等。
患有特应性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儿童,应避免与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发病后立即隔离,以免传染他人。对其用具与衣物亦应消毒(煮沸或曝晒)。
1.有湿疹、异位性皮炎等皮肤病患儿,应避免接触单纯疱疹病人。
2.发病后及时隔离,卧床休息、多饮水,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加强护理。
鹿肉
鸡心
南瓜子仁
绿豆
啤酒
白酒
赤小豆
白扁豆
马齿苋芡实瘦肉汤
马齿苋粳米粥
番茄菠萝汁
绿豆海带粥
苹果沙拉
苹果泥
哈密瓜香蕉汁
香蕉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