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
科室分类
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血症系半乳糖-1-磷酸尿苷酸转移酶(galactose-1-phosphateuridyltransferase,Gal-1-PUT)缺乏所引起的先天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典型者在围生期即发病,常在喂给乳类后数天即出现呕吐、拒食、体重不增和嗜睡等症状,继而呈现黄疸和肝脏肿大。若不能及时诊断而继续喂给乳类,将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在2~5周内发生腹水、肝功能衰竭、出血等终末期症状。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好发于青年男女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黄疸  腹水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内科 儿科学 小儿营养保健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2个月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甘草锌胶囊 葡萄糖酸锌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温馨提示

限制乳类立刻停用乳类,改用豆浆、米粉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经典型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发生于半乳糖代谢的第2步,即1-磷酸-半乳糖尿苷转移酶缺乏,导致其前体1-磷酸-半乳糖堆积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肝,肾,晶体及脑组织是主要受累器官。

(二)发病机制

半乳糖的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

半乳糖代谢过程中所需的任何一种酶发生缺陷,均可导致半乳糖的代谢障碍,直接引起血中半乳糖及半乳糖-1-磷酸浓度的升高,其中,以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ALT)缺乏所致的半乳糖血症最为常见。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乏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的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短臂p13区,人群中的基因频率为1/150,患者均为纯合子,杂合子一般不发病,患者的父母可为纯合子或杂合子,杂合子父母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其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活性仅为正常人的50%,体内的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陷,主要由GALT的点突变所致,目前已发现数十种突变位点,由于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血中半乳糖-1-磷酸浓度显著升高,过多的半乳糖-1-磷酸堆积于脑,肝,肾小管等组织中,可干扰正常的代谢而引起器官的损害,此外,半乳糖-1-磷酸还可抑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的活性,阻止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半乳糖-1-磷酸增多继而导致半乳糖的正常代谢受阻,引起血中半乳糖浓度升高,半乳糖旁路代谢代偿性增强,使半乳糖醇的产生也同时增多,半乳糖醇沉积在晶体内引起白内障的发生。

 

预防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去除食物中的乳糖和其它含半乳糖的物质。高危孕妇应限制食物中的乳糖和其它含半乳糖的物质,以减少对胎儿的损害。

并发症
黄疸 腹水

儿童期可有神经性耳聋 ,少数患者可发生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 ,黄疸 和肝脏肿大,肝硬化 ,发生腹水 ,肝功能衰竭,出血,并发大肠埃希杆菌败血症 ,生长迟缓,智能发育落后,高氯性酸中毒,蛋白尿,氨基酸尿和低血糖 等。

症状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黄疸 腹泻 恶心 蛋白尿 低血糖症 半乳糖血症 腹胀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乳糖耐受不良

1.急性病程:多数患儿在出生后数天,因哺乳或人工喂养牛乳中含有半乳糖,出现拒乳,呕吐,恶心 ,腹泻 ,体重不增加,肝大,黄疸 ,腹胀 ,低血糖,蛋白尿 等,有上述表现者应考虑有半乳糖血症可能,需即施行有关实验室检查,若能及时检出及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可迅速出现白内障及精神发育障碍。

2.轻型病程:多无急性症状,但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发音障碍 ,白内障,智力障碍及肝硬化 等。

3.其他:如假大脑肿瘤,为一少见表现,此系半乳糖在脑内积蓄,继之转变为半乳糖醇遂致脑水肿 及颅压增高 。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液半乳糖检查尿糖 阳性,葡萄糖氧化酶法尿糖阴性,纸层析可鉴别出其为半乳糖。

2.新生儿筛查半乳糖血症:用Beutler法过筛缺陷酶,观察有无荧光的产生,以此作为最后评定的依据,本病无荧光产生,酶活性的缺陷也可从肝,肠黏膜,成纤维细胞及白细胞中得到反映。

3.血半乳糖浓度测定:正常浓度为110~194μmol/L(应用半乳糖氧化酶或半乳糖脱氢酶法),患者其血浓度升高。

4.尿半乳糖 和半乳糖醇浓度测定:可用酶法测定。

5.红细胞1-磷酸半乳糖测定。

6.半乳糖代谢相关酶测定:此为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

7.非特异性的生化指标测定:诸如蛋白尿,葡萄糖尿等。

辅助检查

1.依据临床表现选做B超。

2.通过胎儿镜 采取胎血进行酶活性测定,测定羊水中半乳糖醇的含量及羊水细胞中酶的活性等,做酶基因的突变分析,可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3.半乳糖呼吸试验可对13C-半乳糖转化为13CO2进行定量测定,以了解机体对半乳糖的氧化能力,Berry等报道37例半乳糖血症(GALT缺陷)的试验结果,如红细胞GALT活性很低(8.47%,正常为28.23%)说明酶的缺陷严重。

诊断鉴别

注意与婴儿肝炎 综合症的鉴别,婴儿肝炎综合征肝功能损害明显,黄疸 以直接胆红素 升高为主。

治疗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内科 儿科学 小儿营养保健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2个月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甘草锌胶囊 葡萄糖酸锌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1.静脉输给葡萄糖、新鲜血浆,注意补充电解质。

2..抗生素:对合并败血症的患儿应采用适当的抗生素,并给予积极支持治疗。

预后:患儿的预后取决于能否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未经正确治疗者大都在新生儿期死亡,平均寿命约为6周,即便幸免,日后亦遗留智能发育障碍。获得早期确诊的患儿生长发育大多正常,但多数在成年后可有学习障碍、语言困难或行为异常等问题。女性患儿在年长后几乎都发生性腺功能不足,原因尚不甚清楚。

护理

半乳糖血症的早期发现和饮食治疗,可减缓白内障 的发生,因此,本病属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适应症。

饮食保健

限制乳类立刻停用乳类,改用豆浆、米粉等,并辅以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必需物质。豆浆中虽含有能分解出半乳糖的蜜三糖(raffinose)和水苏糖(stachyose),但不能被人体肠道吸收,故无碍于治疗。通常在限制乳类3~4天后即可见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在1周后好转。在患儿开始摄食辅助食物以后,必须避免一切可能含有奶类的食品和某些含有乳糖的水果、蔬菜如西瓜、西红柿等。

1.宜吃低糖性的食物; 2.宜吃清淡的食物; 3.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鹿肉

芝麻

南瓜子仁

栗子(熟)

1.忌吃含有乳糖的食物; 2.忌吃普通的奶粉; 3.忌吃高糖的食物。

麦芽糖

赤砂糖

白砂糖

啤酒

1.宜吃低糖性的食物; 2.宜吃清淡的食物; 3.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豆浆粥

豆浆南瓜汤

土豆浆汤

豆浆山药汤

水萝卜片汤

猪骨萝卜汤

紫菜萝卜汤

萝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