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 >>
科室分类
慢性干燥性鼻炎

慢性干燥性鼻炎一般认为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的影响等。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患者常有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少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 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 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额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危重急症。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嗅觉障碍  脓肿  蜂窝织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五官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鼻炎康片 诺氟沙星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病因

理化因素(35%):

一般认为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的影响等。

缺乏维生素(30%):

另外机体内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B,以及吸烟、酗酒、营养不良、贫血及其他全身慢性疾病。也可导致本病。上述因素均可使鼻黏膜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致鼻黏膜干燥,但鼻黏膜和鼻甲骨均无萎缩,鼻分泌物也无臭味。

预防

1、患者应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避免长期吸入干燥,多灰尘及刺激性气体。

2、平衡饮食,纠正营养不良,戒除嗜烟酒等不良习惯。

3、定期滴,涂有营养及润泽鼻腔的制剂,避免使用强烈收缩血管的制剂。

4、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并发症
嗅觉障碍 脓肿 蜂窝织炎

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 ,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 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 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额骨骨髓炎 ,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 ,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 ,球后视神经炎 ,硬脑膜外脓肿 ,硬脑膜下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脓肿 ,海绵窦血栓 性静脉炎 等多种危重急症。

症状
鼻干 鼻黏膜和鼻甲萎缩 鼻粘膜干燥发痒 鼻出血 回吸性涕血 鼻干燥 挖鼻孔 单侧鼻腔阻塞

干燥性鼻炎的症状有很多种,例如:

1.前鼻镜检查可见鼻粘膜深红色,表面干燥无光,鼻道有丝状分泌物,这是干燥性鼻炎的症状表现。

2.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也是干燥性鼻炎的症状表现,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

3.鼻中隔前下区粘膜常糜烂,可有小片薄痂附着,去之常出血,鼻甲无萎缩,应与萎缩性鼻炎作鉴别。

检查

1.鼻中隔检查:检查有无糜烂、出血、偏曲、穿孔。

2.前鼻镜检查:是经鼻前孔观察鼻腔的方法,借额镜反射的光线,窥视鼻腔各壁粘膜的色泽,中、下鼻甲的大小,鼻中隔的形态,鼻腔内分泌物及有无肿物或异物,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正常鼻粘膜呈淡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如以卷棉子轻触下鼻甲,可觉粘膜柔软而有弹性,各鼻道均无分泌物积聚。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因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萎缩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等作鉴别。

1.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其特征为鼻腔粘膜、骨膜和骨质发生萎缩。严重而伴有典型恶臭者,称臭鼻症。

2.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时和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

治疗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五官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鼻炎康片 诺氟沙星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一)去除病因。降尘、降温、通风等改善环境条件,加强个人保护,如戴口罩、冲洗鼻腔等措施。

(二)局部可用油剂滴鼻药液,如复方薄荷油、液体石蜡或鼻软膏。应注意勿用血管收缩剂。

(三)内服鱼肝油丸,2丸,每日3次;维生素B2,10mg,每日3次(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饮食保健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平时多补充一些维生素a、b2、c,有助于鼻黏膜上皮的恢复。因为维生素b2能增强细胞功能,促进鼻黏膜纤毛的运动。维生素c对毛细血管壁有保护作用。另外应戒除烟酒,饮食中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多吃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多喝水,适量运动,避免接触过敏性物质,少吃海鲜、虾蟹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1、宜吃清热泻火的食物; 2、宜吃解毒利水的食物; 3、宜吃富含微量元素、矿物质的食物。

鸡蛋

白果(鲜)

鳕鱼

鳝鱼

1、忌吃辛辣燥热的食物; 2、忌吃发物、烟酒; 3、忌吃腌制、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鹿肉

啤酒

白酒

鸡肝

1、宜吃清热泻火的食物; 2、宜吃解毒利水的食物; 3、宜吃富含微量元素、矿物质的食物。

小米素羹

豆薯小米粥

小米薄麻粥

玉米粉燕麦粥

燕麦粳米粥

芹菜黄瓜素肉汤

五香芹菜豆

五丝白菜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