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角化症(keratoderma climactericum)是绝经期女性掌跖部位的局限性角化性皮肤病,仅发生于女性,常见于35~60岁的肥胖女性。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4%
易感人群: 常见于35~60岁的肥胖女性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高血压 神经性皮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维A酸乳膏 参皇乳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清楚,可能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相关,也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角化异常,目前尚未明确具体的病因。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表皮角化过度明显,呈非特异性慢性皮炎改变。
本病病因目前不太明确,可能与更年期内分泌物功能紊乱有关,由于激素分泌失去节律性故可造成角化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掌跖的进行性红斑角化,境界明显,病程慢性。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可伴高血压 ,神经性皮炎 ,女阴瘙痒或甲状腺功能减退 等。
本病仅发生于女性,常见于35~60岁的肥胖女性,于绝经 前期或绝经期发病,掌跖可单独或同时发病,常位于掌隆起处和足跟,跖缘等受压及摩擦部位,皮损初起为散在的圆形或椭圆形角化性扁平丘疹 ,缓慢扩大,变厚,融合成片,严重时掌跖皮肤普遍干燥,亦可有膝关节部位皮肤增厚,冬季加重,夏季缓解,发生龟裂或继发感染 时因疼痛致活动不便,病程慢性,可伴高血压 ,神经性皮炎 ,女阴瘙痒 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更年期女性在掌跖部位发生的角化性损害,一般可作出诊断。
临床通常根据皮损特点以及病理学检查诊断本病:
1.皮损特点:对称发生于掌跖,局部角质增厚,颜色潮红,呈胼胝状,周围境界清楚,呈黄红色,表面可有片状鳞屑。皮疹可逐渐向手足背、四肢伸侧及膝肘关节等处发展。偶尔大腿、上臂、肩、颈和面部也可受累。
2.组织病理:表皮各层增厚,以角质层最为显著,真皮浅层有毛细血管扩张及轻度炎性细胞浸润。
3.其他检查:对于有合并感染可能的患者可以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以及分泌物涂片检查等。
但需排除先天性和其他获得性掌跖角化症,前者多有家族史,并发病较早,后者常见于毛发红糠疹 ,慢性接触性皮炎 ,慢性湿疹 ,真菌感染及体力劳动者。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维A酸乳膏 参皇乳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一)治疗
局部外用维A酸类制剂,角质剥脱软化剂如:20%尿素软膏等。亦可试用放射性同位素贴敷疗法。较厚的皮损可用温水浸软后用刀片削薄,而后涂外用药。可试用雌激素口服。日常生活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可减轻症状。
(二)预后
病程呈慢性发展。容易复发。
1.(1)少食肥肉,减少含胆固醇高的鱼子、鸡皮、鸭皮等食物。
(2)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加以牛奶、瘦肉、鱼、大豆等食物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豆制品,营养成分比较齐全,优质蛋白质含量高,还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是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的理想食品。
(3)要多吃蔬菜、水果和土豆、胡萝卜等根茎类食物以补充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和水分。并应多吃富含硫胺素和烟酸的食物,如杂粮、糙米及豆类食品。硫胺素有一定的镇静作用,烟酸可扩张血管,对降低血压有利。
(4)可吃些海带、紫菜、香菇、木耳、洋葱、大蒜等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烹调时要用植物油,少吃油煎食物。另外要注意减少盐的摄入量,每天以不超过10克为宜。
2.更年期的妇女要增加钙的摄取量 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更年期妇女要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制品、海带等。绝经前的妇女每天要补充钙1000毫克,绝经后的妇女要摄入1500毫克,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以增强钙的吸收。必要时需加服钙制剂和补充雌激素。 更年期妇女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让骨质经常受到应力刺激,吸收足量的钙保持强壮,并预防骨质疏松。
3.更年期妇女不宜多饮酒过量饮酒不仅可以引起消化系统、心血管、神经系统的损害及最为常见的肝脏损害,还可引起肥胖。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芝麻
腰果
核桃
白果(鲜)
鹿肉
干腌菜
啤酒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