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 >>
科室分类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占全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患的5%~15% ,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而肠系膜下静脉很少受累。该病在临床上表现较为隐袭,诊断往往被延误,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切诊断。表现为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数日或数周后,随着血栓蔓延扩大,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影响肠曲生机时,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腹泻和血水样便比动脉栓塞更为多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水肿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普外科 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月

治愈率:9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温馨提示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

病因

病因:

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但以继发性为多见,常伴有高凝状态(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癌症),肠系膜上静脉损伤(外伤,手术,放疗,门-腔静脉分流术后),腹腔感染和长期服用避孕药等,近半数患者有周围静脉血栓性炎症病史,故可能是血栓性静脉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内脏型)。

预防

术前诊断尚有困难,血管造影价值不大,主要对引起血栓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常因急性肠梗塞合并腹膜炎在剖腹探查中确诊,可行血栓切除术,如有肠坏死者,需同时行肠切除。

并发症
水肿

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向近远端继续蔓延,当受累肠曲的静脉回流完全受阻时,肠管充血水肿 ,浆膜下先点状出血,后扩散成片,肠壁和肠系膜增厚,水肿,继之,肠曲发生出血性梗死,呈暗紫色,大量血性液体从肠壁和肠系膜渗出至肠腔和腹腔,静脉急性闭塞尚可反射性引起内脏动脉的痉挛和血栓形成,加速肠坏死的过程,最后同样导致低血容量,感染中毒性休克 。

症状
腹痛 静脉血栓 腹肌紧张 腹部压痛 腹胀 腹部不适 便秘 水样便 腹泻 小肠扩张充气

常有门静脉血流郁滞 ,高凝,或血管损伤的诱因,起病较缓慢,表现为腹部不适 ,便秘 或腹泻 ,数日或数周后,随着血栓蔓延扩大,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影响肠曲生机时,突然发生剧烈腹痛 ,持续性呕吐,腹泻和血水样便 比动脉栓塞更为多见,体检时可见腹胀 ,腹部压痛 ,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肠鸣 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到血性液体,常有发热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增高,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受累小肠扩张充气 ,伴有气液平面,透视时肠蠕动消失。

检查

体检时可见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肠鸣音 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 可抽到血性液体,常有发热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增高,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受累小肠扩张充气,伴有气液平面,透视时肠蠕动消失。

诊断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需与本病相鉴别的疾病还有:胃肠穿孔,急性胰腺炎 ,肠扭转 ,肠套叠 和卵巢囊肿 扭转等。

治疗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普外科 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月

治愈率:9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诊断本病后,除了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外,应进行抗凝治疗。同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疑有肠坏死时,应立即剖腹探查,将坏死肠管连同含有静脉血栓的全部系膜切除,以免血栓继续蔓延,累及其他肠管。术后仍应继续抗凝治疗6~8周。

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

饮食保健

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之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含钾丰富的食物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具有溶栓作用的食物。

蜂蜜

芝麻

腰果

南瓜子仁

1.忌吃寒凉性的食物; 2.忌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3.忌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啤酒

白酒

鸡蛋黄

杏仁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具有溶栓作用的食物。

黑木耳煲红枣

黑木耳芹菜粥

黑木耳大枣汤

黑木耳粥

女贞子蜂蜜饮

蘑菇瘦肉汤

草菇瘦肉汤

冬菇云耳瘦肉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