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科室分类
眼球内炎

眼球内炎症有感染性,非感染性、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其中以感染性的眼内炎(多为非肉芽肿性)和肉芽肿性的交感性眼炎最为严重。 在眼外伤时,除了已明显无视功能,眼内容物大部分流失,应在伤后2周内摘除,以防止交感性眼炎的发生外,一定要尽量挽救可能保留有用视力的眼,总之,眼外伤后行眼球摘除手术应当十分慎重,万万不可草率从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白内障  青光眼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角膜科 眼科 眼科学 中医学 中医眼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妥布霉素眼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在眼外伤时,及时去医院治疗。

病因

发病原因:

细菌感染(20%):

细菌性眼内炎较常见。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

药物因素(30%):

真菌性眼内炎可发生于眼外伤、手术后或内因性。内因性者常有诱发因素如体弱、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或静脉滥用药物等。引起眼内感染的真菌种类较多,包括白色念珠状菌、曲菌、新月菌属、毛霉菌等。

眼眼球穿通伤(10%):

交感性眼炎(synvathetic ophtbnlmia,SO)多发生于一眼眼球穿通伤后,伤口位于角膜缘,睫状区或角膜横贯伤,特别是葡萄膜嵌顿者易发生。

偶见内眼术后或角膜溃疡穿破发生葡萄膜炎,另眼常在伤后2周至2个月发病,少数多年后发生葡萄膜炎(称交感眼)。双眼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相似。

病理机制

组织病理学眼穿通伤或内眼术后,大多是眼前段先受累,继而扩散为弥漫性眼内炎,炎性特点为化脓性,受累组织有多核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瞳孔阻塞、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眼内可长期发炎,最终为眼球萎缩。

真菌性眼内炎

玻璃体前面或玻璃体内可查见单个或多个脓肿。有炎细胞浸润及坏死,坏死组织中可查见芽孢或菌丝。毛霉菌的菌丝粗大,无分隔,直角分支。曲菌的菌丝较细,分隔,分支呈锐角。

交感性眼炎

早期(2周左右发病者)为非肉芽肿性炎症,脉络膜有小淋巴细胞浸润,无浆细胞。典型改变为葡萄膜肉芽肿性炎症。光镜可见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增厚,其中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偶见浆细胞、上皮样细胞。可侵犯前房角、小梁和许氏管周围,此为继发I生青光眼的病理学基础。并有多层淋巴细胞环绕血管周围。

睫状体和脉络膜淋巴细胞浸润中可见上皮样细胞聚集成结节状,其中可见吞噬黑色素的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视网膜外层上皮样细胞聚集形成Dalen—Fuch结节。另有不典型的组织学改变,包括视网膜、视乳头水肿,淋巴细胞浸润或环绕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可浸润巩膜实质,浸润神经,亦可侵犯后睫状血管周围,致血管管腔不规则,甚者可致血管闭塞。

预防

在眼外伤时,除了已明显无视功能,眼内容物大部分流失,应在伤后2周内摘除,以防止交感性眼炎的发生外,一定要尽量挽救可能保留有用视力的眼,总之,眼外伤后行眼球摘除手术应当十分慎重,万万不可草率从事。

并发症
白内障 青光眼

可发生瞳孔阻塞,并发性白内障 ,继发性青光眼 ,眼内可长期发炎,最终为眼球萎缩。

症状
发炎 角膜炎 葡萄膜炎 角膜溃疡 视乳头水肿

一、眼球内炎

眼球内炎是因眼球穿通伤,内眼手术后,化脓性角膜炎 或内因性(转移性)致细菌或真菌感染 引起的眼内炎症反应。

(一)细菌性眼内炎

较常见,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

(二)真菌性眼内炎

可发生于眼外伤,手术后或内因性,内因性者常有诱发因素如体弱,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或静脉滥用药物等,引起眼内感染的真菌种类较多,包括白色念珠状菌,曲菌,新月菌属,毛霉菌等。

二、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synvathetic ophtbnlmia,SO)多发生于一眼眼球穿通伤后,伤口位于角膜缘,睫状区或角膜横贯伤,特别是葡萄膜嵌顿者易发生。

偶见内眼术后或角膜溃疡 穿破发生葡萄膜炎 ,另眼常在伤后2周至2个月发病,少数多年后发生葡萄膜炎(称交感眼),双眼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相似。

检查

1.病史 有无眼外伤和手术史,有无性病史,有无呼吸困难史。

2.全面的眼科检查 包括散瞳查眼底。

3.全血细胞计数 ,RPR,FTA-ABS;如考虑类肉瘤,测ACE水平。

4.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结核或类肉瘤病。

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或B超检查。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一、眼球内炎

眼球内炎是因眼球穿通伤、内眼手术后、化脓性角膜炎或内因性(转移性)致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眼内炎症反应。

二、细菌性眼内炎

较常见。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

鉴别诊断

1、对一眼有外伤史,另眼有刺激症状者,要尽力排除原发病灶。

2、排除晶体性葡萄膜炎,葡萄膜大脑炎(VKH):它们有难以鉴别的共同点,也各有特点。

3、与白塞氏综合征(behcet病)相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角膜科 眼科 眼科学 中医学 中医眼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妥布霉素眼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1、治疗原则:一经诊断,及时散瞳,控制炎症,进行综合治疗。   

2、首先药物以大量皮质类固醇,每日晨口服?尼松60~80mg,以后根据病情的情减为隔日给药一次,待炎症消退后仍应持续用维持量数月,切不可随便停用,或提前减少其药量。   

3、激素治疗或不能继续应用者,可用免疫抑制剂如福可宁或环磷酰胺等。   

4、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及辅助治疗。   

5、刺激眼经过早期积极治疗,视力已完全丧失者应早期摘除。若有恢复视力的可能者,仍应积极搭救双眼。   

6、一般应随诊3年以上。其间要每年随访一次。

护理

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

饮食保健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1、宜吃饮食宜清淡; 2、宜吃维生素丰富食物; 3、宜吃含钙丰富食物等; 4、宜吃含淀粉质的食物。

鸡肉

芝麻

腰果

花生

1、忌吃发性食物; 2、忌吃含高酪胺的食物; 3、忌吃合成饮料,零食,忌烟酒。

鸭血(白鸭)

鸡爪

鸡翅

鹅肉

1、宜吃饮食宜清淡; 2、宜吃维生素丰富食物; 3、宜吃含钙丰富食物等; 4、宜吃含淀粉质的食物。

紫菜芙蓉汤

紫菜鸡蛋莲草汤

清炒绿豆芽

黄瓜拌绿豆芽

生煸荷兰豆

清炒荷兰豆

酿冬瓜

冬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