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洪病亦称箍指病(ainhum),指(趾)断症,或自发性指(趾)脱离症(dactylolysis spontanea),系热带的一种地方病,由于慢性炎症纤维化,环绕趾(指)呈线状狭窄终于形成指(趾)断离。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7%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肿胀 脓疱病
就诊科室:外科 骨外科 创伤骨科 手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5年
治愈率:30-5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生活用品分开使用以免交叉感染。
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素质先天异常,慢性损伤及热带地区长期赤足行走有关,或先天性皮肤过度角化,皲裂继发性炎症和纤维化所致。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素质,慢性损伤所致皮肤过度角化,皲裂继发性炎症和纤维化。
本病病因尚不是特别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无法针对病因直接预防本病。
本病属于遗传性疾病,皮肤过度角化脱落,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
1.皮肤损害开始于第1足趾关节近端屈侧或内侧出现皲裂横沟,皲裂处发炎 或呈慢性溃疡 ,渐扩展成环状缩窄,趾远端呈球形 ,与近端仅一线相连,经过5~10年的发展,终于自然断离脱落。
2.好发于足趾,特别是小趾,手指亦可受侵。
3.临床表现趾(指)环状缩窄带,类似趾断症。
临床皮肤检查:皮肤损害开始于第1足趾关节近端屈侧或内侧出现皲裂横沟,皲裂处发炎或呈慢性溃疡,渐扩展成环状缩窄,趾远端呈球形,与近端仅一线相连。经过5~10年的发展,终于自然断离脱落。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的特征性即可诊断。
就诊科室:外科 骨外科 创伤骨科 手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5年
治愈率:30-5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治疗
早期形成收缩环时,可及时进行手术解除或局部试用类固醇激素如倍他米松损害内注射。晚期或严重者无恢复希望时可行成形术或截肢术。
预后
经过5~10年的发展,终于自然断离脱落。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间接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含有丰富的钙、铁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食物,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源,对于抵御皮肤过度角化大有益处。
薇菜
鸡肉
芝麻
核桃
干腌菜
蜂蜜
啤酒
白酒
胡萝卜粥
羊肝胡萝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