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增多性复发性肉芽肿皮炎(Recurrent grannulomatous dermatitis with eosinophilia)又名嗜酸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Eosinophilic cellulitis),本病1971年由Wells报告故亦称Wells综合征。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3%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0-60天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丹皮酚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一)发病原因
可能为一种过敏反应,大多数患者原因完全不明,有些则与节肢动物叮咬,药物过敏,寄生虫感染,先天过敏性体质,内脏恶性肿瘤,皮肤真菌感染有关。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为反复发作的大片水肿 性红斑,类似急性蜂窝织炎,数天后形成无痛性,浸润性肉芽肿性真皮内和皮下组织肿块,典型皮损位于背上部,四肢或臀部,皮损进展时患部变硬,可在2月内完全消退,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哮喘及关节痛,大多数患者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细胞病理:早期真皮内可见致密的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其中许多嗜酸性粒细胞呈现脱颗粒,浸润可扩展到皮下组织,甚至可累及其下的肌肉,肉芽肿期皮损 ,嗜酸性粒细胞可见广泛的脱颗粒,在胶原纤维上有鲜红色颗粒聚集,形成特征性的“火焰状图”(Flame figure),有些纤维周围除嗜酸性粒细胞外,可见巨噬细胞和巨细胞呈栅栏状包绕,其中心可形成渐时性坏死。
本病应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鉴别。本病有表皮下无浸润带,浸润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而持久性隆起性红斑浸润中几乎无嗜酸性粒细胞,亦不出现无浸润带。同时应和面部的皮肤结核相鉴别,两者临床表现类似,但病理学检查后者可见结核肉芽肿样病理学改变。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0-60天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丹皮酚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一)治疗
皮损可自行消退。可试用羟嗪(hydroxyzine)和泼尼松治疗,亦可试用氨苯砜治疗。
(二)预后
皮损进展时患部变硬。可在2月内完全消退。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鸭肝
鸡肉
芝麻
腰果
啤酒
白酒
杏仁
绿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