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合并瘫痪的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以胸椎结核发生截瘫的最多见,颈椎结核发生四肢瘫痪的次之,腰椎椎管管径宽大,内容物为马尾,故腰椎结核并发马尾神经受压的极为罕见,脊椎附件结核少见,一旦发病,容易发生截瘫。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本病发病率约为0.0005%-0.0007%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颈椎结核
就诊科室:结核病科 感染中心 脊柱外科 骨科 骨外科 实验中心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2-3年
治愈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70%
常用药品: 异烟肼片 吡嗪酰胺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一)发病原因
由于脊柱结核破坏椎体,致使椎体被压缩,脓液,结核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和死骨进入椎管,压迫脊髓而致瘫。
(二)发病机制
脊柱结核并发的截瘫可分为早期瘫痪和迟发性瘫痪两种,早期瘫痪发生于病灶活动期,此期,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和死骨进入椎管,压迫脊髓,如果及时清除了压迫物质,截瘫完全可以恢复;有时,脓液进入椎管前半部,使脊髓动脉发生栓塞,导致脊髓的永久性损害。
迟发性瘫痪发生于病变已静止的后期,甚至已愈合后多年,致瘫的原因主要是瘢痕组织对脊髓形成坏形压迫,愈合很多年后出现瘫痪的患者大都有脊柱后凸畸形或陈旧性病理性骨折脱位,椎管前方所形成的骨嵴是主要的致压因素,迟发性瘫痪也可起源于脊髓血管的栓塞(表1)。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颈椎结核 常并发四肢瘫痪 ,胸椎结核则致双下肢瘫痪。
除了有脊柱结核的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外,还有脊髓受压 迫的临床表现,首先出现束带感,束带感的部位和病变节段一致,是神经根受刺激的结果,然后出现瘫痪 ,最早出现运动障碍,接着出现感觉障碍 ,大小便功能障碍最迟出现,以胸椎结核为例,通常发病缓慢,首先觉得下肢无力 ,走上坡路时非常费力,平时行走有踩踏棉被的感觉,接着就被人发现走路僵硬,颤抖 无力,还容易绊倒,最后走剪刀步,呈痉挛状态,需要用拐杖辅助行走,直至卧床不起 或依赖轮椅生活,也有大量脓液涌入椎管内产生急性脊髓受压者,表现为脊髓休克 所致的下肢弛缓性瘫痪,待休克过去后,仍发展成痉挛性瘫痪,在颈椎结核病例,则还有上肢运动障碍,在检查时可以测试出与病灶节段一致的感觉缺失平面,大小便障碍中以排尿障碍 为主,最初为尿潴留,有尿意,但尿不能排出;膀胱反射功能恢复后,则表现为尿失禁 ,大便功能障碍一般较轻,有便秘 和腹胀 ,大便失禁者少见,对每个病例应按截瘫指数标准给予评分。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CT和MRI检查可以显示病灶部位,受压情况,在MRI片上还可观察脊髓有无液化所致的异常信号,以帮助估计预后。
依据病史,全身症状,局部表现,X线,CT,MRI检查发现,诊断不难。
就诊科室:结核病科 感染中心 脊柱外科 骨科 骨外科 实验中心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2-3年
治愈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70%
常用药品: 异烟肼片 吡嗪酰胺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术前准备:术前最好作MRI查清脊髓压迫的部位、程度和脊髓本身有无病变等。
手术治疗:
一.椎管前外侧减压术
先由Capner倡导设计,后经Alexander(1946)和Dott(1947)改进。
1.体位
侧卧位,并使躯干向前倾斜与手术台成60°角,选择脓肿大的、截瘫重的一侧在上为手术一侧,下肢屈宽45°、屈膝90°,两下肢间垫以软枕,膝关节、骨盆约束带固定以维持体位。
2.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麻。
3.操作步骤
1)切口 在术侧背部脊柱旁以病椎为中心,作弧形或直线切口,弧形切口顶点距离突中线8cm,切口长12~14cm。
(2)手术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和深筋膜,再将第一层的斜方肌、背阔肌和第二层的菱形肌、后下锯肌沿切口方向逐层切开,并向外侧剥离牵引,在距棘突4~5cm,即骶棘肌较薄处纵行切开,分别将该肌向两边牵开,就可见到与病椎相对应需要切除的2~3根肋骨近端。沿着病椎相连肋骨周径将骨膜肃离,直至肋骨颈和横突,并在肋骨颈处切断,距横突外侧6cm剪断肋骨另一端,取出肋骨,用圆头骨膜剥离器沿肋骨,将其内下面骨膜剥开,注意勿撕破胸膜,充分暴露肋骨头,利用横实为支点,撬出肋骨并没有,此时间即可见脓液溢出,吸尽脓液。同样方法切除其上、下方肋骨,沿肋骨床与胸膜间隙,将胸膜向前钝性推开扩大直到病椎帝及椎前,刮除病灶中内容物、干酪物质和死骨。
游离肋间神经并加以保护,结扎肋间血管,以肋间神经为向导,找到椎间孔,用小咬骨钳Kirreson扩大之,随即切除弓根,显露椎管的侧方,即可见到脊髓。同法切除其上下肋骨头颈及椎弓根,切切实实除的数目以病变范围为定,一般2~3个即可。这时病椎的后方即椎管的侧前方,压迫脊髓的干酪、死骨或坏死间盘要轻轻地刮切,注意勿触碰脊髓,脊髓硬膜周围包绕的结核肉芽组织,或环形卡压脊髓的纤维瘢痕也应一并剥离切除。如病椎严重后突压迫脊髓,或将后突的骨嵴部分切除,以达到充分脊髓减压的目的。减压后脊髓(病灶治愈型)表面可取游离的脂肪片覆盖防止瘢痕形成再度压迫脊髓。
脊髓减压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椎体的横突,不应切除椎板及其上下关节突否则将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二.经胸病灶清除兼椎管前外侧减压术
1.麻醉
胸椎2~3~4结核或胸椎11~12结核病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取支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时术侧肺萎缩陷手术野宽敞便于操作。
2.体位
侧卧位,躯干与两上肢固定同前。
3.操作步骤
(1)切口 胸部后外侧切口以胸椎病灶为中心,选择合适水平的切口。以胸椎7~9结核并截瘫者为例,经截瘫重、椎旁脓肿大的一侧,切除第7或肋骨进胸;胸椎10~11~12结核者,切除第9或10肋骨进胸施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
(2)手术 显露胸椎病灶的步骤与方法请参阅有关章节。
三.椎管前外侧减压术
在病变椎体的侧方沿已截断的肋骨头、颈的方向横向切开壁层胸膜,与椎旁脓肿清除的纵行切口垂直相遇呈T形。
①经胸病灶清除及前外侧减压术示意图
1.病灶清除
2.椎管减压
3.椎前脓肿
4.右肺
5.左肺
②椎管减压椎旁T形切口位置
从横切口剥离肋骨残端和肋骨头并切除上下椎体弓根,在这过程不切除手术侧的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椎板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
清除压脊髓诸结核物质的方法同前述有关章节,不再重复。
根据椎体破坏情况可利用已截除的肋骨或另取髂骨块行椎间植骨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脊椎病灶彻底止血后,冲洗干净椎旁的T形切口,用丝线间断全层缝合。于术侧第7或8肋间腋后线处放置闭式引流管,按层闭合胸腔。 术后处理: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并给予抗感染药物。截瘫平面较高。肋间肌麻痹排痰无力者应协助排痰,预防呼吸道感染或肺不张等并发症。闭式引流保持通畅以免胸腔积液,同时注意处理腹胀,以免影响肺通气功能。
预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病灶清除,截瘫常能大部分或部分恢复。否则,很难恢复。
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量等的供给.蛋白质每日1.5~2g/kg体重,豆类及动物蛋白应占膳食蛋白的50。
蜂蜜
鸡蛋
鸭翅
莲子
白砂糖
啤酒
白酒
鸡蛋黄
香菜拌黄瓜
清拌黄瓜
黄豆小米粥
首乌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