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皮肤硬化症这一名词原是用来描述小腿下段因静脉高压或重力性综合征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或硬化改变的,急性脂肪皮肤硬化症过去了解很少。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红、热,有触痛的浸润硬结,但全身体温正常。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
就诊科室:免疫科 皮肤科 内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病因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72%
常用药品: 脉管复康片 醋酸泼尼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一)发病原因
小腿下段静脉高压或重力性大是主要病因。
(二)发病机制
由于皮肤静脉高压,导致局部水肿,血液中大分子物质自毛细血管漏出,使毛细血管外纤维素沉着,局部组织缺氧以及营养缺乏,使组织硬化增厚。
病理:真皮和皮下组织有纤维束间水肿,真皮毛细血管明显增多,有些血管周围呈袖口状纤维蛋白沉着,真皮也可见扩张大淋巴管。
1.一级预防
从事长期站立工作的工厂,企业应予劳动保护,如工作时要应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工作间隙组织做工间操等。
2.二级预防
轻度静脉曲张的病人,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抬高患肢。
3.积极治疗原发病。
皮肤硬化,皮下组织硬结
病变局部呈红棕色,肿胀,浸润,表面呈橘皮状,热,疼痛及压痛,形似蜂窝织炎,但无发热,肥胖,局部静脉压高,水肿 等常为发病基础(图1)。
血,尿常规 和抗“O”,血沉与黏蛋白检查均正常。
下肢静脉造影发现深,浅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功能不全基础上,出现急性的红,肿,痛炎症,但无全身发热,使用抗生素无效,即可诊断。
需与蜂窝织炎 相鉴别。
就诊科室:免疫科 皮肤科 内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病因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72%
常用药品: 脉管复康片 醋酸泼尼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一)治疗
卧床休息,服利尿药,治疗原发病。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一、饮食调养:应忌食辛辣及肥甘厚味,进低盐饮食,戒烟酒,饮食有节,平素以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食疗方服之。
二、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三、辨证施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对治疗树立信心。同时教给患者一些控制情绪、调整心态的方法。给病人安排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摇动床架,光线不宜过强。阴虚为主者,少食生姜、羊肉等食物,多食养阴之品;阳虚者注意保暖,少食寒凉之品。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芝麻
葵花子仁
白果(干)
赤小豆
干腌菜
鸡肝
腐竹
白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