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枕外粗隆至腰部,在棘突后方均有棘上韧带相连,其纤维长。一般表现为较粗厚的项韧带,对枕颈部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在胸段,棘上韧带较薄弱;而腰部的棘上韧带亦较强壮,但于腰5~骶1处常缺如或较为薄弱,以致易引起其深部的棘间韧带损伤。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棘间韧带损伤
就诊科室:骨科 骨关节科 运动医学科 骨外科 运动医学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5月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麝香壮骨膏 舒筋活血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一)发病原因
多因突然使脊柱向前屈曲的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多因突然使脊柱向前屈曲的暴力所致,因此,好发于重体力劳动时或激烈的运动场上,断裂时患者可自觉有一突然响声,随之腰部似“折断”状,失去支撑感,好发于下腰部,严重者常与棘间韧带同时损伤。
预防暴力损伤。
可并发棘间韧带损伤 。
1.疼痛
于断裂之局部多有剧烈疼痛 ,尤以前屈时痛觉更甚,后仰时可减轻,故患者喜采取“仰首挺腹”样姿势。
2.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尤以前侧弯屈及旋转受限为明显。
3.压痛
于断裂之棘间韧带处有明显压痛;对体瘦患者检查时,如触及断裂之棘间隙处时,可有凹陷感。
1.X线平片
无特殊所见。
2.磁共振
可清晰地显示韧带断裂的部位及程度。
1.外伤史:多于前屈状态下损伤。
2.临床特点:参见临床表现。
3.封闭试验:用1%普鲁卡因5~10ml对痛点行封闭后,上述症状迅速消失者为阳性(但麻醉有效期过后又复现)。
4.X线平片:无特殊所见。
5.磁共振:可清晰地显示韧带断裂 的部位及程度。
就诊科室:骨科 骨关节科 运动医学科 骨外科 运动医学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5月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麝香壮骨膏 舒筋活血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一)治疗
1.轻者:卧木板床休息3~5天后,仰伸位用石膏腰围、背心固定6~8周,同时进行腰背肌锻炼。
2.重者:可行手术探查及修补术,拆线后行石膏腰围固定6~8周,并逐渐下床活动。后期注意腰背肌功能锻炼。
(二)预后
一般预后尚可。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合理膳食。
葵花子仁
白果(干)
黑豆
赤小豆
干腌菜
鸡肝
腐竹
白扁豆
鲜百合冬菇西兰花汤
蘑菇木耳西兰花腐竹汤
菠菜双蛋羹
菠菜豆腐汤
素炒小白菜
香菇扒小白菜
苦瓜瘦肉汤
苦瓜水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