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蜱热(Colorado tick fever)是由科罗拉多病毒引起的,经蜱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头痛,背痛、双峰热持续1周,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01%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蜱叮咬传播
并发症:脑膜炎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无需治疗
治疗周期:21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丹皮酚软膏
治疗费用:无需治疗
防止硬蜱叮咬。特别是在流行区进行春夏户外活动时,更应该要注意作好个人防护。
(一)发病原因
科罗拉多病毒为双股RNA病毒,35~50nm,外层包膜含脂蛋白,故对乙醚敏感。
(二)发病机制
在被蜱叮咬的部位可见肉芽肿样原发病灶,皮疹的主要病变为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和蜕变,发生血管栓塞在血管栓塞周围有单核和浆细胞浸润,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1、预防
(1)杜绝传染源
防止硬蜱叮咬。特别是在流行区进行春夏户外活动时,更应该要注意作好个人防护。
(2)使用疫苗
目前来说,有两种疫苗可用: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均可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上,其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2、注意事项
病人恢复后,半年内不可供血。
本病可能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脑炎,出血,但十分少见。
科罗拉多蜱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潜伏期3~7天,突起畏寒 高热 达38~40℃,头痛 ,眼痛 ,眼眶后痛及畏光 ,肌痛 以背部及双腿最明显,病初2~3天体检见面部,结膜及咽部潮红,淋巴结肿不明显,偶有脾大 ,10%患者可见皮疹,为斑疹 或斑丘疹 ,分布全身,有时四肢可见瘀点,50%病例呈双峰热,于第2~3病日后体温降至正常,上述症状消退,但1~2天后体温再度上升,症状复现,且较初期更重,第2次发热持续2~4天后,症状消退,但软弱乏力 1~2周后方可改善,部分病例仅有一次发热,也有的病例一次发热持续5~8天或有发热3次,少数病人可有无菌性脑膜炎 或脑炎,表现为颈项强直,意识障碍 及出血,脑脊液改变等。
1.临床诊断
在病前3~7天,有流行区旅居史的患者应考虑本病,尤其有二次发热过程及白细胞减少 者更有助于本病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取病人全血或血清接种乳鼠,分离病毒可以确诊,取病人血涂片,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染色,在红细胞中查出病毒可早期诊断,取双份血清作中和抗体及补体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升高者,亦可确诊。
白细胞计数自第3病日始减少,第2次发热后减少更明显,可为2.0×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更显著,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减少,空泡型异常淋巴细胞不少见,但预后良好。
X线胸片未见异常。
有旅游史者,应与蜱传回归热 ,洛杉矶斑点热,兔热病 及钩端螺旋体病 等鉴别,临床上需与流行性感冒 ,伤寒 ,登革热 ,麻疹 等鉴别。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无需治疗
治疗周期:21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丹皮酚软膏
治疗费用:无需治疗
1、本病暂时没有特效治疗
2、通常给与支持疗法,三周内可自发恢复。
3、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其他未定诊断(特别是立克次体病和细菌性脑膜炎),血清学确诊应慎重。
1、病人恢复后,半年内不可供血。
2、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身体免疫力。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南瓜子仁
葵花子仁
白果(干)
红豆沙
鹿肉
鸡肝
杏仁
松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