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皮肤萎缩(atrophia cutis senilis)属老年时期生理性皮肤萎缩变性,由于某些内环境或外环境的影响,可促使皮肤较早地老化变性,有一定病理意义。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5%(上述为老年人群发病率)
易感人群: 老年人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营养不良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4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尽可能防止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作用,避免长期日晒,风吹等物理因素影响。
(一)发病原因
皮肤与人体其他组织一样受内在环境影响,而出现器官功能或内分泌代谢障碍,或外在环境的风,日光物理条件的作用,或遗传因素的影响,均可促成皮肤较早老化,出现皮肤萎缩症。
中医认为年老体弱,气血衰败,肾气不足所致。
(二)发病机制
外在环境或内在环境,遗传因素等促成皮肤较早老化,出现皮肤萎缩症。
尽可能防止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作用,避免长期日晒,风吹等物理因素影响,经常按摩皮肤,改善血运循环,延缓皮肤过早老化变性,适当用护肤霜或维生素E霜,对皮肤代谢改善有一定益处。
一般无特殊并发症。
老化皮肤菲薄,干燥,表面光泽弹性差而松弛,眼眶睑部皮肤及颈项部皮肤皱缩,皮纹深,松垂,常显现黑色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白点症),毛细血管扩张出现樱桃红的毛细血管瘤(红点症),皮脂腺溢出,较早出现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角化及老年雀斑 ,皱褶部位出现皮赘,毛发逐渐变白或出现早秃现象,眉毛,鼻毛,耳道及肛周毛呈刚毛,甲板有营养不良 改变,出现增厚,褐色变及纵嵴。
组织病理:表皮萎缩,钉突消失,表皮与真皮间界限变平,真皮变薄,胶原纤维嗜碱性变性,弹力纤维断裂,数量减少,皮肤组织黏多糖含量减少,汗腺,皮脂腺萎缩减少。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4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一)治疗
无需治疗。
中医治则:法宜益气养血,补肾。方用当归、太子参、黑元参、菟丝子、仙茅、女贞子、仙灵脾各10g,鸡血藤、首乌藤、丹参、黄芪各10g。
(二)预后
均可促成皮肤较早老化,出现皮肤萎缩症。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鸡内金
芝麻
南瓜子仁
葵花子仁
田螺
淡菜(鲜)
猪脑
猪肚
紫菜鸡蛋莲草汤
紫菜豆腐汤
牛奶菠菜粥
菠菜水饺
鲜百合冬菇西兰花汤
腰果西兰花
黄花菜炒黄瓜
素炒黄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