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球菌性结膜炎是一种极为剧烈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传染性强,可严重危害视力。临床特点是眼睑和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角膜溃疡及穿孔。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1%--0.3%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接触传播
并发症:角膜葡萄肿 青光眼
就诊科室:眼科 角膜科 眼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0天左右
治愈率:70%左右
常用药品: 盐酸西替利嗪片 红霉素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5000元)
眼部患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为革兰染色阴性的奈瑟氏淋病双球菌所引起,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多因接触自身或他人的淋球菌性尿道炎分泌物或淋菌性结膜炎患者的眼部分泌物而传染所致;偶有经血行感染者,即所谓内因性淋菌性结膜炎,常双眼发病,良性经过,可伴体温升高,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则多因出生时为母体淋菌性阴道炎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物品所感染。
淋球菌主要侵犯泌尿生殖道黏膜和结膜,并可由结膜扩展至角膜,细菌可寄生于感染的细胞内,菌体表面的纤毛或包膜可将细菌有力地黏附于宿主细胞,有利于淋球菌侵入结膜上皮细胞并能抵抗细胞的吞噬作用。
本病为接触传染,对于患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病人,应使其了解该病的传染性及后果,注意清洁,便后一定要洗手并消毒,严禁到游泳池游泳和公共浴池洗澡,积极治疗尿道炎,眼部患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如果一眼患病,睡觉时向患侧卧,医务人员检查和处理病人后应认真消毒,被患眼污染的敷料应妥善处理,病人的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均应消毒,对于新生儿淋球菌结膜炎的预防,首先要作好产前检查,对患有淋病的孕妇,必须给予治疗,婴儿出生后,必须严格执行Grede滴眼预防法,即清洁眼睑上的污物后,立即在结膜囊内滴用0.5%~1%硝酸银眼药水或0.3%氧氟沙星眼药水。
多数患者有角膜并发症,细菌在角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并可穿透角膜上皮浸润到角膜基质,轻者角膜出现点状上皮病变,周边角膜实质浅层发生部分或环形浸润,浸润数天后可吸收并留有云翳,重者可发生角膜周边的环形溃疡或中央部溃疡,角膜弥漫混浊,局部变薄,可迅速穿孔,甚至可在发病后24h内穿孔,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肿 ,继发青光眼 或眼内炎。
临床上将本病分为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和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
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潜伏期短,为数小时至3天,通常从一侧开始,但大多累及双眼,起病急骤,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眼痛 ,畏光 ,流泪 等症状明显,眼睑高度肿胀,疼痛,伴睑结膜高度充血 ,伴小出血点及假膜形成,球结膜水肿 ,重者突出于睑裂外,耳前淋巴结肿痛,重症患者甚至可出现耳前淋巴结的化脓,本病特点是有大量的分泌物,早期分泌物为浆液性或血性,结膜刮片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双球菌存在,3~5天后,眼睑肿胀有所减轻,并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 ,不断从结膜囊流出,形成典型的脓漏现象,此时分泌物中有大量淋球菌;经过2~3周,脓性分泌物逐渐减少,结膜水肿消退,睑结膜高度肥厚,乳头增生,可持续数月之久,最终炎症消退,睑结膜上可留有较深的瘢痕。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是新生儿眼炎的主要原因,大多经母亲产道感染,发病率约为0.04%,潜伏期2~4天,双眼多同时受累,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为严重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但临床过程较成人稍缓和,角膜并发症较成人少且发生晚而轻,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发生角膜溃疡 和穿孔,且多因发生在角膜中央而严重影响视力。
急性期结膜囊分泌物涂片 或结膜刮片,Gram染色,在上皮细胞及中性白细胞的胞质内见大量革兰阴性双球菌,结膜囊细菌培养,免疫荧光素标记抗体或免疫酶标检查等,均可做出诊断。
无其他特殊辅助检查。
急性淋病诊断标准:
1.病史 身体其他部位有明确的淋球菌感染史,或有不洁性交史,或配偶有淋球菌感染史,或患儿父母有淋球菌感染史,或与家中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等。
2.临床表现 有泌尿或生殖器官的感染症状,如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 (或脓性白带 )。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有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全身不适等。
3.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镜检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内有革兰染色阴性的双球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出革兰阴性,氧化酶阳性的双球菌。
就诊科室:眼科 角膜科 眼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0天左右
治愈率:70%左右
常用药品: 盐酸西替利嗪片 红霉素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5000元)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一)治疗
由于淋球菌性结膜炎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后果严重,所以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一般结膜炎局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强调全身用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抑制病原菌。
1.全身治疗
(1)青霉素:淋球菌原对青霉素G敏感,但近年来耐药菌明显增多,因此需根据敏感试验结果决定是否用青霉素G。成人应用水剂青霉素G 600万~1000万U静滴,1次/d,连续5天;新生儿的用量为5万U/(kg·d),分2次静滴,连续7天。
(2)头孢曲松(celtriaxone):1g/d,静滴,是目前较为推崇的抗淋球菌药物。
(3)头孢噻肟(cefotaxime):500mg静滴,4次/d。
(4)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2g,肌内注射,存在耐药性,适用于敏感菌株的淋球菌感染。
(5)诺氟沙星(norfloxacin):对淋球菌也有一定效果,200mg,2~3次/d,儿童不宜应用。
2.局部治疗
(1)清洁结膜囊: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非常重要,以清除结膜囊内的致病菌。开始每5~10分钟1次,逐渐减为15,30分钟1次,1天后每小时1次,数天后每2小时1次,持续2周,直至分泌物消失。冲洗时,头偏向鼻侧,以免流入对侧眼。
(2)抗菌药物点眼:水剂青霉素G滴眼,10万~30万U/ml,或0.3%诺氟沙星滴眼液,开始时每分钟点眼1次,半小时后每5分钟点眼1次,1h后每30分钟点眼1次。病情缓解后,可适当延长点药间隔时间,每1~2小时点药1次,直至炎症消退为止,不可间断。也可应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眼水及妥布霉素或红霉素或杆菌肽眼膏。
(3)如果发生角膜并发症,应按角膜溃疡治疗。
(二)预后
不治疗或延迟治疗可发展为角膜穿孔、眼内炎,细菌播散可导致关节炎、直肠炎、脑膜炎、肺炎或败血症甚至死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1、避光避热,少用眼严重的结膜炎病人畏光流泪,为减轻不适,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也不要勉强看书或看电视,出门时可戴太阳镜,避免阳光、风、尘等刺激。为了使眼部分泌物排出畅通,降低局部温度、不利于病菌繁殖生长,眼部不可包扎或戴眼罩。
2、保持眼部清洁由于患结膜炎时眼部分泌物较多,所以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细心地护理眼部,经常保持清洁很重要。
鸡肉
鸡内金
芝麻
腰果
田螺
淡菜(鲜)
猪脑
猪肚
双菇番茄黄瓜紫菜汤
紫菜豆腐汤
黄瓜拌绿豆芽
炒绿豆芽
荷兰豆饺
清炒荷兰豆
冬瓜粥
冬瓜香菇海带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