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空回肠溃疡较少见,也称为慢性肉芽肿性空回肠炎、慢性特发性溃疡性小肠炎。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腹泻、腹痛、吸收不良和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为常见表现。常见并发症有肠穿孔和消化道出血,较少并发肠梗阻。本病之溃疡皆为多发,最多见累及空肠,其次为回肠,偶有发生于十二指肠、胃或结肠者。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3%-0.005%
易感人群: 好发于老年人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腹痛 肠梗阻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75%(外科手术治疗)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复方红根草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2000元)
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常见于乳糜泻患者,也有些患者同时患淋巴瘤和肠道腺瘤,但这些疾病是否为本病病因,有待进一步澄清。
(二)发病机制
本病之溃疡皆为多发,最多见累及空肠,其次为回肠,偶有发生于十二指肠或结肠者,溃疡一般较深,达到肌层,故易引起穿孔或浆膜面瘢痕挛缩,显微镜下可见小肠绒毛萎缩,溃疡底部及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溃疡边缘有时可见胃黏膜化生,溃疡与溃疡之间的肠黏膜正常或呈炎症改变。
休息对病人康复有很大的好处,特别对活动期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因为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可使病人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尤其睡前要精神放松,保证睡眠效果,必要时要服用镇静剂。病人可在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减免重体力活动。
可发生溃疡穿孔,穿孔常先发生间歇性的腹部绞痛,继而出现剧烈腹痛 ,肠梗阻 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偶有肠出血。
好发于老年人,腹泻 ,腹痛 ,吸收不良和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为常见表现,常见并发症有肠穿孔 和消化道出血,较少并发肠梗阻。
X线钡造影检查 或内镜检查 发现小肠溃疡,经口空肠黏膜活检有时可获有诊断价值的标本。
诊断
诊断较难,X线钡造影检查或内镜检查发现小肠溃疡,如能排除其他疾病,应考虑本病,经口空肠黏膜活检有时可获有诊断价值的标本,但应注意避免引起肠穿孔,手术探查,术后肠切除标本活检是诊断的可靠依据。
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
由志贺菌属引起,腹泻 以脓血或黏液状便较常见,量少,并常有里急后重,多有寒热,粪便镜检可发现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婴幼儿中毒型菌痢或非典 型菌痢应以病原学诊断来鉴别。
2.病毒性腹泻
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其特点是高度传染性,轮状病毒,小圆病毒等感染早期有呕吐,相继腹泻,多呈水样便并有黏液,多发生在秋冬季,其他病毒性腹泻多见于夏秋季,有恶心呕吐,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呼吸道症状,咽炎,并发轻瘫,常累及颈肌,背肌,周岁内小儿多见有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样水便,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病程多在5~7天自愈,用血清学及病毒分离进一步鉴别。
3.空肠弯曲菌性肠炎
空肠弯曲菌引起轻症与病毒性肠炎相似,重症与溃疡性结肠炎 或克罗恩病 相似,有发热,腹泻水样或黏液样便,有恶臭,呈胆汁色,重症有脓血便,似菌痢多在1周恢复,儿童患者常有腹绞痛,高热时可发生惊厥,发病多与接触家禽,家畜或饮用未消毒牛奶,生水有关,暗视野镜检可发现射箭样活泼动力的弯曲菌,细菌培养进一步诊断。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75%(外科手术治疗)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复方红根草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2000元)
(一)治疗
本病尚无满意的药物治疗方案。仅部分患者可能对无谷胶饮食有效,多数学者仍建议所有的本病患者均应进无谷胶饮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尚待评价。对并发肠穿孔或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二)预后
本病尚无满意的药物治疗方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尚待评价。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有些食物对消化系统带来的损害:
1、注意饮食卫生。
2、忌吃油腻食物。
3、忌吃牛奶、羊奶和大量的蔗糖。
4、忌生吃大蒜。
5、忌盲目使用止泻药。
6、忌吃高纤维的食物。
薇菜
鸡血
栗子(鲜)
葵花子仁
泥胡菜
螺丝菜
干腌菜
鸡蛋黄
罗汉果金银菜柿饼汤
双菇番茄黄瓜紫菜汤
紫菜芙蓉汤
菠菜双蛋羹
青菜饭
什菜面
冬菇椰菜豆腐粉丝汤
菠菜豆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