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病属于高度传染性、细菌性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特别是婴儿。此病主要影响孩子的口、鼻部皮肤和婴儿的尿布区,有时也可在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细菌可通过伤口、昆虫叮咬或某种皮肤病,如特应性湿疹和疥疮等进入体内,引起脓疱病。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1%-0.0005%
易感人群: 好发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特别是婴儿。
传染方式:接触传染。
并发症:急性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结炎 肾小球肾炎
就诊科室:外科 普外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克拉霉素分散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注意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除去污垢,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主要病原菌是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71型及其Ⅱ群,也可为80/81型和甲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为3/13,12,8,49及57型,其中有些是肾炎原性,如49型及M2型;也可为二者的混合感染,Ⅱ群71型葡萄球菌可产生一种表皮松解毒素,使表皮颗粒层发生松解,产生大疱而发病,亦有由链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者。
儿童因免疫功能不全,皮肤细嫩,抗病力差,搔抓,外伤,皮肤卫生差,瘙痒性皮肤病等易发本病,气温高,湿度大时,细菌容易侵入,可促使发病。
机体衰弱或患瘙痒性皮肤病等使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或个人因职业关系受到各种刺激,外伤等,均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1、普及卫生教育,特别对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员,应定期进行有关本病防治的常识宣传教育。
2、注意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除去污垢,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对细小的皮肤破损,应及时保护和治疗,以防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瘙痒性皮肤病。
3、锻炼身体,合理营养,提高全身抵抗力,产房,婴儿室,托儿所或幼儿园如有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衣服,被褥,毛巾,用具,玩具,换药用具和敷料应及时严密消毒,上述机构工作人员如患本病,应暂离工作,脓皮病患者不宜进入公共浴室及游泳池。
重者可伴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由链球菌引起者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大疱性脓疱病(bullous impetigo):初发损害为米粒至黄豆大水疱,内容初为黄色清澈,后迅速变混浊,并增大如蚕豆或更大,壁薄,疱周红晕 较轻,数天后,疱壁由紧张 变松弛,由于体位关系疱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状坠积性脓疱,自觉瘙痒 ,疱破后形成鲜红糜烂面,表面疱液逐渐干涸,结淡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遗留褐色色沉斑,不留瘢痕。
寻常性脓疱疮(impetigo vulgaris):皮损初发为红色斑疹 ,迅速发展为水疱或脓疱,疱壁较厚,疱液混浊,周围红晕显著,疱干涸后结蜡黄或污黄色厚痂。
大疱性脓疱病,寻常性脓疱病均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等暴露部位,易接触传染,有自身接种性,常可在农村及儿童保育单位内流行,经过一般短促,也可因接触感染,自身接种,搔抓或摩擦等因素使皮损扩延,主要发生于儿童,以2~7岁多见,成人亦可被感染,夏秋季多发,一般无全身症状,蔓延面积较大时可有发热及白细胞总数升高,重者可伴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由链球菌引起者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皮损 泛发者血沉,黏蛋白可增高,痊愈后恢复正常,由链球菌引起者抗“O”一般增高,脓液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约为90%,血浆凝固试验大多呈阳性,噬菌体分型以Ⅱ群71型最多,达57%,药敏试验 对青霉素大部分耐药。
脓疱位于角层下,内含多数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和球菌,大疱底部可见少数棘突松解细胞,棘层有海绵形成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上部有明显血管扩张,水肿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
大疱性脓疱病的特点为表浅的薄壁大疱,破损后形成鲜红色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薄痂,痂脱后遗留褐色色素沉着,寻常性脓疱病的皮损特点是疱壁较厚,边缘有显著红晕,干燥后形成污黄色厚痂,结合病史,诊断并不困难。
中医病机和辨证:本病多因湿热之邪侵入肺卫,郁于皮肤,肺经有热,脾胃有湿,二气交杂,内外相搏,兼感毒邪而发病。
辨证分型:
1.暑湿热蕴证 脓疱密集,色黄而绕有红晕,糜烂面鲜红,痛痒相间,附近淋巴结肿大 ,身热,口干 不欲饮,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 ,脉濡滑或滑数。
2.脾虚 湿蕴证 脓疱稀疏,色灰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自觉瘙痒,食少纳呆,面色萎黄,大便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濡细。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1.水痘 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 呈向心性分布,可累及黏膜,主要损害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紧张发亮的水疱,周围绕一较大红晕,一般无脓疱及脓痂,好发于冬春季。
2.疱性湿疹 皮损 呈弥漫性潮红,境界不清楚,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发病与年龄,季节无关。
就诊科室:外科 普外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克拉霉素分散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一)治疗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适当隔离患者,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搔抓,以免扩散。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应以局部治疗为主,重症患者可酌用抗生素。
1.全身治疗
对寻常性脓疱病患者、幼儿症状严重者及继发淋巴结肿大者可酌服青霉素V、红霉素或头孢菌素,连服5天,效果较好。对大疱性脓疱疮可给有效抗金葡菌药物,如红霉素、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等。最好做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抗生素。对继发肾小球肾炎者应积极进行相应处理。
2.局部治疗 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对水疱或脓疱可抽出脓液后外用10%硫黄炉甘石洗剂、2%莫匹罗星等抗菌药物。脓疱疮泥膏外用,疗效显著。
3.中医疗法
(1)辨证用药及方剂:
①暑湿热蕴证:治法:解毒清暑热除湿。方药:五味消毒饮。
②脾虚湿蕴证:治法:清脾除湿解毒。方药:清脾除湿饮。
(2)单方成药:可用导赤丹,赛金化毒散,化毒丸。
(3)外用药物:红斑脓疱期可用复方马齿苋洗剂(马齿苋、黄柏、公英)清洗后,外涂。或外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化毒散,创面完全干燥后可用黄连。
(二)预后
重者可伴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由链球菌引起者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1、修平指甲,告知搔抓的危害,若病人年幼,则嘱其家人守护,或将手指用纱布稍作包扎,避免抓破皮肤。脓疱完整时可遵嘱外用炉甘石洗剂。 遵医嘱内服抗组胺药。穿宽松棉质内衣,防止衣物磨擦。衣着不宜过厚、过暖,以免皮肤温度增高加重痒感。
2、保持局部清洁,保护创面,避免搔抓和用毛巾磨擦,以免扩散。 病人用过的衣被用具等及时清洁消毒(1:20084消毒液浸泡1小时),敷料焚毁,并对居住环境用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与其他病人应隔离开,以防接触传染。指导病人患病期间不进公共浴室洗澡。
3、协助医生处理创面,预防继发感染。 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毒素排泄。遵医嘱做脓液培养及药敏,选择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观察体温变化,每天测体温3次;如有发热,每天测4-6次。遵医嘱抽血查白细胞。
湿热型
[临床表现] 脓疱较密集,分布头面及上肢为多,色黄,周围红晕,破后糜烂面鲜红,附近淋巴结肿大或伴有轻度发热、口干、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食疗药膳]
1.苦瓜猪瘦肉汤:苦瓜300克,猪瘦肉100克,上等鱼露、味精适量,同煮汤,熟时食用,每日2次。
2.丝瓜白菜猪瘦肉汤:丝瓜1条,白菜100克,猪瘦肉50克。同煲煮汤,熟时调味食用,每日1-2次。
3.绿豆冰糖粥:绿豆50克,薏苡仁25克,冰糖25克,粳米50克,煮粥食,每日1-2次。
脾虚型
[临床表现] 脓疮稀疏,分布躯干与下肢为多,脓疱色淡白或淡黄,周围红晕不显,破后糜烂面淡红不鲜;面色苍白,胃纳欠佳,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缓。
[食疗药膳]
1.淮山苡仁田鸡粥:淮山20克,薏苡仁20克,大田鸡1只,粳米50克,冰糖25克。将大田鸡剥皮,除去头、脚、内脏,切碎,入淮山、薏苡仁、粳米煮粥,将熟时入冰糖调服。每日1-2次。
2.加味淮山扁豆粥:淮山20克,扁豆10克,苡仁15克,防风 6克,金蝉5克,淡竹10克,银花10克,荆芥10克,粳米50克,将上8味中药煎水2次,取浓汁300毫升和粳米煮粥食,每日1-2次。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鸡蛋
鹌鹑蛋
鸡血
葵花子仁
干腌菜
啤酒
白酒
田螺
芦笋胡萝卜汁
芦笋玉米番茄汤
土豆泥牛奶粥
牛奶炒蛋清
牛奶蒸蛋
鹌鹑红豆粥
口蘑鹌鹑蛋
黄芪煲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