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T细胞淋巴样增生(带样和血管周围型)(cutaneous T-cell lymphoid hyperplasia,bandlike and perivascular patterns)可为特发性或由光过敏,药物(通常为抗癫痫药,但也有很多其他药物),接触性皮炎所致,患者可有两型损害中的一种,一种呈广泛性带有鳞屑的红斑,也可见较厚的斑块。另一种损害为较多的丘疹性或结节性损害,临床上酷似B细胞淋巴样增生。通常为特发性。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发病率约为0.007%-0.008%
易感人群: 年轻女性多见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脓毒症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丹皮酚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避免使用抗癫痫的药物,避免太阳暴晒,减少获得本病的风险。
皮肤T细胞淋巴样增生(带样和血管周围型)可为特发性或由光过敏(以前称光化性类网织细胞增多症,现称慢性光化性皮炎),药物(通常为抗癫痫药,但也有很多其他药物),接触性皮炎(所谓淋巴瘤样接触性皮炎)所致。
其次为疥虫或节肢动物叮咬,有些作者考虑将Jessner淋巴细胞浸润归入本组,另一些作者则认为该病与皮肤淋巴样增生无关。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本病和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的药物,以及紫外线光照有关,故临床预防,应针对病因进行,避免使用抗癫痫的药物,避免太阳暴晒,减少获得本病的风险。对于已获得本病的患者,特别是合并细菌以及真菌感染的病例,应积极治疗,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本病通常与用药有关,目前认为和过敏性损伤有直接的联系。本病可造成皮肤的破溃,故可因皮肤完整性被破坏而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患者可有两型损害中的一种,一种损害类似蕈样霉菌病,呈广泛性带有鳞屑 的红斑,也可见较厚的斑块,常由药物所引起,另一种损害为较多的丘疹 性或结节 性损害,临床上酷似B细胞淋巴样增生,通常为特发性,罕由药物引起,损害无自觉症状,表面光滑,呈红到紫色,表皮不受累,亦无鳞屑,皮损消退后不遗留瘢痕,年轻女性多见。
组织病理:第一种损害为真皮呈带状浸润,有时有向表皮性,无真表皮交界带,浸润由小淋巴细胞和一些嗜酸性粒细胞混合构成,第二种损害呈衣袖状血管周围小淋巴细胞浸润,无向表皮性或真表皮交界处炎症细胞浸润。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本病应和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结核相鉴别,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或小儿荨麻疹性苔藓、急性单纯性痒疹,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红晕,自觉瘙痒。皮肤结核病理学检查,可见肉芽肿样病变。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丹皮酚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一)治疗
停止可疑药物,治疗参照皮肤B细胞淋巴样增生。
(二)预后
皮损消退后不遗留瘢痕。
1、早睡早起,运动身体。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动生火,招致外感内伤。
2、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处事勿过于急躁,要时常保持心境平和。
3、戒烟、少喝酒及咖啡。吸烟最易损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诱发疾病发作。烟酒及咖啡都会刺激神经兴奋,有些人想借以“消除紧张和疲劳”,其实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抗病力。
4、远离过敏源,远离人群密集场所。
5、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少吃油腻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
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吃点番茄、胡萝卜、大白菜、冬瓜等食物;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强营养,多吃点豆浆、鱼类等,以下食物需要避免: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烟、酒。
赤砂糖
鸡蛋
鹌鹑蛋
鹅
干腌菜
啤酒
白酒
田螺
番茄鸡蛋煎饼
番茄煎蛋
番茄菠菜汁
肉末胡萝卜炒饭
土豆胡萝卜片
素炒圆白菜
圆白菜炒粉丝
鸡蛋米汤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