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血管增生(papular angioplasia)1970年由 Wilson Jones和Marks首先提出此一病名,在此以前曾发表过本病2例,1例由Winer和Levin以Kaposi肉瘤报告,1例由Peterson等以非典型性化脓性肉芽肿报告。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甲硝唑凝胶 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
注意健康,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伤害。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真皮内可见不典型性血管增生,小的毛细血管腔衬有体积大而突向管腔的柱状内皮细胞,可排列成双层,内皮细胞有时游离于管腔中。间质中有大量类似内皮细胞或类似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并见许多细胞有不典型性,核染色质丰富,并偶见多核。可见红细胞外溢。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健康,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伤害,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另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万一发病,应积极治疗,主动干预,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表皮的限局性水肿引起的丘疹可并发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由于各种细胞浸润表皮或真皮引起的丘疹,临床有其特征性。
为多发性柔软淡紫红色丘疹,直径仅数毫米,数目2~30个不等,好发于颜面,可自然消退。
组织病理:真皮见非典型性血管增生,小的毛细血管腔,由许多大而突出的柱状内皮细胞排列成一层,偶可见双层,血管间的间质有许多细胞核深染,呈非典型性,偶见多核细胞,基质中,可见红细胞外渗。
本病多发于老年人的面部和躯干,损害为淡紫色血管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3mm,质软,压之可褪色,数目2~30个不等。需与化脓性肉芽肿、Kaposi肉瘤和血管肉瘤相鉴别。如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难以排除Kaposi肉瘤和血管肉瘤。
脓性肉芽肿又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 是一种常由轻微损伤引起的皮肤粘膜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分叶状增生而形成的息肉状损害。为组织对创伤及感染的一种反应性病变,为口腔黏膜的一种良性病变。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甲硝唑凝胶 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
可自行消退,不需治疗。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丘疹性血管增生饮食保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胡萝卜、青菜、芹菜、苹果、猕猴桃、椰子等。注意饮食要清淡、多喝水。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籽类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核桃,杏干,杏仁,葡萄干等。不吃油腻、荤腥、厚味、陈腐、发霉、酸性、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助火生痰有碍脾运的食物。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赤砂糖
鸡蛋
鹌鹑蛋
鹅
啤酒
江米酒
白酒
淡菜(鲜)
芹菜炒肉片
菠菜芹菜粥
肉片烧菜花
冬菇烧白菜
白干炒菠菜
炒空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