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皮炎(vegetable-farmer’s dermatitis)系指农民在蔬菜种植,栽培、采摘等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皮炎。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皮炎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丹皮酚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加强劳动保护,加强个人防护,包括操作时戴长橡皮手套,穿长统靴,用长围裙,戴防护眼镜,口罩等。
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在蔬菜种植,栽培,采摘等过程中,由于灌溉两足皮肤长时间浸水,加上水温高及劳动产生过程中机械性摩擦等刺激作用发生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长期多次吸入某些蔬菜花粉(如青菜,甘蓝,苤蓝花粉)因致敏引起花粉症;接触某些光感性蔬菜(如采摘芹菜)因光敏反应发生光感性皮炎。
加强劳动保护,加强个人防护,包括操作时戴长橡皮手套,穿长统靴,用长围裙,戴防护眼镜,口罩等。
本病症状时轻时重, 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炎。持久性搔抓摩擦胫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分别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并发水肿、红斑、糜烂,可有丘疱疹或脓疱。也可继发感染;经日光照射后发生。出现红斑、水肿,严重者可有水疱、大疱。自觉烧灼痛。
多见于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分为以下三型:
1.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皮损主要发生足部,轻者,趾间皮肤呈浸渍发白,因摩擦可露出红色糜烂面;重者足底及其两侧,足跟亦出现水肿 ,红斑,糜烂,可有丘疱疹 或脓疱 ,也可继发感染 ,自觉瘙痒 和疼痛,病期长短不一,轻者,暂停下田2~3天好转,继发感染者,病程较长。
2.光感性皮炎:多发生在双手,颜面等暴露部位,接触某些光敏性蔬菜(如采摘芹菜),经日光照射后发生,出现红斑,水肿,严重者可有水疱,大疱,自觉烧灼痛。
3.花粉症:长期多次吸入某些蔬菜花粉(如青菜,甘蓝,苤蓝花粉)后,常在数分钟内出现眼痒,鼻痒 ,打喷嚏 ,流清涕 等症状,接触花粉作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花粉生理盐水作皮肤挑破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
⒈血液学和血清学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尤其是Ts)减少。血清IgE含量明显增高。
2.皮肤试验对某些变应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常呈阳性。接触花粉作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用结核菌素、念珠菌素等作皮内试验(迟发型过敏反应),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⒊皮肤白色划痕试验用钝器划皮肤,皮肤出现白色划痕(正常人呈红色)。 花粉生理盐水作皮肤挑破试验阳性。
根据临床特点,病史、职业特点及检查不难诊断。
本病需与接触性皮炎和烟酸缺乏症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刺激物病史,可发生于任何季节,皮疹发生于接触部位,自觉痛痒。烟酸缺乏症:除日晒外,非暴露部位也有皮疹,常伴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症状。在皮炎发病部位有试验因子接触史才能明确诊断.由于致敏因子可能不在试验范围内,故斑贴试验阴性也不能排除蔬菜皮炎的诊断。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丹皮酚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一)治疗
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参见稻农皮炎。光感性皮炎参见植物-日光性皮炎。花粉症在工作时戴防尘面具有助于避免或减轻花粉症的症状。避免或减少在花粉季节的劳动次数。严重者不能从事此工作。发病者给予抗过敏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温热、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4)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尽量吃些清淡的,不要吃辛辣食品。特别实在病发期间,少吃海鲜类等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乌龟
鸭肉
鸭肝
鸡肉
干腌菜
白酒
杏仁
油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