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 >>
科室分类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又名吕弗琉综合征,是吕弗琉于1932年首先描述本病。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特点为游走性肺部浸润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肺部症状轻微,多数仅有轻咳,病程呈自限性,常于3~4周内自行痊愈。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0.008%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荨麻疹  胆道蛔虫病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呼吸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100%

常用药品: 头孢泊肟酯胶囊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温馨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蛔虫。

病因

寄生虫中蛔虫感染(20%):

实验证明,进食蛔虫卵后,幼虫移行至肺可发生本症典型的肺部表现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引起本病的其他寄生虫还有钩虫、丝虫、绦虫、姜片虫、旋毛虫和阿米巴原虫等。

药物反应(25%):

药物有对氨水杨酸、阿司匹林、青霉素、硝基呋喃妥因、保泰松、氯磺丙脲、肼苯达嗪、美卡拉明(美加明)、磺胺药和甲氨蝶呤等,引起的肺泡一过性变态反应。

吸入花粉(10%):

本病在某些地区呈季节性流行,故推测环境抗原因素在某些地区亦为可能的病因。有时吸入花粉也可发生本病。

病理变化主要位于肺间质,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有不规则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灶,有时肺泡内可见成堆的嗜酸粒细胞,极少累及血管。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蛔虫,钩虫,丝虫,绦虫,姜片虫,旋毛虫和阿米巴原虫等。

 

并发症
荨麻疹 胆道蛔虫病

病因为蛔虫的可有荨麻疹 ,胆道蛔虫病 ,病因为钩虫的可有皮炎,异嗜症。

症状
乏力 胸闷憋气 胸闷 咯血伴发热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咽部异物感

本症可无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偶被发现,多数患者有轻微咳嗽 ,少量粘痰,可有乏力 ,头痛 ,纳差 ,低热 和胸闷 等,类似感冒,X线表现常为密度较淡,边界不清的片状阴影,分布于单侧或双侧肺部,呈短暂游走性,多在1~2周消失,又可在其他部位出现,时间多数不超过1个月。

检查

X线表现常为密度较淡,边界不清的片状阴影,分布于单侧或双侧肺部,呈短暂游走性,多在1~2周消失,又可在其他部位出现,时间多数不超过1个月。

周围血白细胞可正常或稍增高,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可达10%~20%,或1000~2500/mm3,痰液中亦可见到较多嗜酸粒细胞。

诊断鉴别

本症的诊断主要根据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伴游走性肺部浸润灶,且临床症状轻微,能自愈等特点,怀疑由蛔虫感染 引起者,可在症状出现2月后,即尾蚴在体内发育成虫后,作粪便集卵检查。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应与哮喘 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迁延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浸润性肺结核 等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内科 呼吸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100%

常用药品: 头孢泊肟酯胶囊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一般不需治疗。疑为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寄生虫所致者可予驱虫治疗。如症状显著或反复发作,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护理

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饮食保健

慎用对氨水杨酸、阿司匹林、青霉素、硝基呋喃妥因、保泰松、氯磺丙脲、肼苯达嗪、美加明、磺胺药和氨甲蝶呤等。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B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植物蛋白质为主。

莲子

生菜

山药

空心菜

胡萝卜

菜花

百合

白萝卜

1.忌吃厚味的食物; 2.忌吃盐味比较重的食物; 3.忌吃酒精含量高的食物。

啤酒

白酒

洋葱

辣椒(红、尖、干)

韭菜

大葱

咖啡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B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植物蛋白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