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 >>
科室分类
小儿雅司病

雅司病(yaws,pian,framboesia)是由雅司密螺旋体Treponema pertenue引起的非性病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病人几乎均为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是痛性皮肤丘疹,溃疡,结痂以及一定程度的全身症状等。晚期病人出现骨的破坏性改变。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0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接触传染

并发症:骨膜炎  骨质疏松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20--40%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罗红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温馨提示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周期性传染性复发,将迁延多年。晚期慢性病损患者,往往为广泛性伤残、畸形和功能障碍。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密螺旋体,其物理特性与梅毒螺旋体相仿,其螺旋的平均直径为0.13~0.15µm,长10~13µm,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该螺旋体能活跃地运动。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在非洲的一些人类雅司病和地方性梅毒流行区,有一些非人类灵长目动物血清中有对雅司螺旋体的抗体,当受损的皮肤接触活动性雅司病变渗出物时,即可受到感染,昆虫叮咬,擦伤,或损伤会促进从已受感染的接触者获得雅司螺旋体的自然感染,最可能的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受早期雅司损害污染的手指获得感染,新病例多在雨季发生,原发感染多在青春期以前发生,在最初感染之后不久,病原体可侵入血流,以后可引起骨,淋巴结和远离部位皮肤的损害。

小儿对雅司病相对易感,衣物缺乏,卫生条件差,以及频繁发生皮肤损伤,容易促成雅司病发生,直接接触病损部位是本病传播的主要方式,但也有可能通过昆虫间接传播。

预防

目前尚无疫苗,预防主要采用积极监测发病并治疗病人及密切接触者,不主张进行群体治疗。

并发症
骨膜炎 骨质疏松

合并骨膜炎 ,多指性关节炎,皮损后可留下色素脱失性萎缩性瘢痕或皮肤挛缩,皲裂,晚期病例可发生长骨骨膜或骨质树胶肿性损害,引起骨质疏松 ,甚至形成腔隙,偶致腭穿孔或鼻骨,咽部损害,也可引起关节周围纤维瘤样结节和关节积液。

症状
丘疹 结节 斑疹 骨痛 掌跖角化过度 挛缩性瘢痕

雅司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是,最初出现1个或多个皮肤损害,然后出现复发,皮肤和骨的非破坏性继发损害以及在晚期出现皮肤,骨和关节的破坏性改变。

将本病的病原体实验性地接种于易感的人类志愿者,证实其潜伏期为3~4周,最初螺旋体入侵处皮肤出现一种单发的丘疹 ,渐扩大成为结节 ,并变成乳头状瘤样,其表面出现侵蚀样改变,覆盖有一层薄的黄色痂,这层痂由含有雅司螺旋体的浆液性渗出物组成,病损直径可达3~4cm,有痒或痛感,称为雅司瘤(覆盆子样)或母瘤,多见于面及四肢暴露部,尤以下肢多见,母瘤四周可出现较小的同样病损,呈围星状,局部淋巴结肿大 ,最初的损害通常在3~6个月内自愈,在原发病损愈合前或后,由于螺旋体血症或自体接种,可引起继发性皮损,有时可伴发热,全身酸疼等症状,皮疹多样,可呈脱屑性斑疹 ,丘疹或豆大结节,表面覆有灰色薄痂,稀疏分布于全身,以躯干和四肢为多;也可发展为杨梅状大结节,上覆深黄色或褐色厚痂,去痂后表面似杨梅状,有少许渗液和出血,有压痛,主要分布于头部和四肢外侧,发生在足跖时,因有压痛可致螃蟹样步态,故有称“蟹样雅司”者,继发性病损可经数周或数月消退不留痕迹或有色素沉着,有的病人皮损可反复出现,身体各部位同时可见新旧不同皮损,迁延不愈,局部淋巴结肿大,但不化脓;合并骨膜炎 时可引起夜间骨痛 ,也可并发多指性关节炎。

约10%病例感染后5~6年可发生晚期雅司病,皮损为结节状,破溃后形成溃疡 是其特征,多见于四肢屈侧,溃疡愈合处留下色素脱失 性萎缩性瘢痕或皮肤挛缩;病人也可表现为手掌,足跖过度角化,并有皲裂,晚期雅司病病程迁延,不经治疗可多年不愈。

检查

1.病原体检查: 早期病损去痂后取渗出液涂片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见密螺旋体,形态酷似梅毒等其他螺旋体。

2.血清学检查: 可采用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如VDRL,USR,RPR试验或FTA-ABS,FPHA密螺旋体试验,发病1~2个月后梅毒血清学反应及螺旋体制动试验均为阳性。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X线胸片,X线骨片,心电图和B超等检查。

诊断鉴别

由于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梅毒类似,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与病人接触史及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困难。

本病应与梅毒 相鉴别,梅毒时家长有不正当性行为史,皮损 等也不同,可资鉴别,此外应与麻风 ,皮肤利什曼病 ,结核相区别。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而发生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已经问世数百年了,目前在世界范围均有分布,是十分重要的性传播疾病;可以分为获得性梅毒、先天梅毒和妊娠梅毒等。

治疗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20--40%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罗红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目前尚无疫苗,预防主要采用积极监测发病并治疗病人及密切接触者,不主张进行群体治疗。避免与病人接触,改善个人卫生及生活居住条件,防止皮肤损伤及昆虫叮咬,发生损伤时应予消毒、无菌包扎等。   

专家们认为雅司病很容易得到控制并可能被根除,因为:该疾病只发生在人类身上;只剩下少数局限性病灶;具备一种经济有效的强力治疗办法,只需注射一剂长效苄星青霉素;临床诊断可靠,仅需对卫生人员稍作培训;过去经验表明,在一些国家可以根除该疾病。最近,印度也根除了雅司病。采用苄星青霉素G 60万~120万U肌内注射,1次/d,疗程7~10天,可使病变迅速消退并能防止其复发。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四环素,剂量30~50mg/(kg?d),分4次口服,疗程2周。   

10岁以下儿童及接触者可用苄星青霉素60万U,1次;10岁以上则为120万U,1次,肌内注射。   

也可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60万U1次/2天,共4次总量124万U。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   

预后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周期性传染性复发,将迁延多年。晚期慢性病损患者,往往为广泛性伤残、畸形和功能障碍。

护理

避免与病人接触,改善个人卫生及生活居住条件,防止皮肤损伤及昆虫叮咬,发生损伤时应予消毒、无菌包扎等。定时给宝宝参加身体健康体检活动,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是关键。

饮食保健

1、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油腻。忌吃生冷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鸡肉

腰果

松子仁

南瓜子仁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白砂糖

花生(炒)

白扁豆

螃蟹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