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被啮齿类动物咬后,小螺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复发性和发热性疾病,原伤口常很快愈合,但在1~4周(平均12天)后开始出现发热、畏寒,伴有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时亦可累及心肌、肝和肾而病死。一般经4~8周可自愈,但未经治疗者可延续达1年以上。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心肌病 肝炎 肾炎
就诊科室:寄生虫 传染病科 发热门诊 感染中心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学 实验中心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3个月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诺氟沙星胶囊 氯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个别病例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昏迷、木僵,甚至病死,有时亦可累及心肌、肝和肾而病死。
(一)发病原因
被啮齿类动物咬后,小螺菌感染引起。
(二)发病机制
被啮齿类动物咬后,原伤口常很快愈合,但在1~4周(平均12天)后开始出现发热,畏寒,伴有乏力等全身症状,在原伤口处皮肤又出现疼痛,肿胀和蓝灰色结节,它可破溃,周围水肿,呈下疳状损害,伴有局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首先要灭鼠,实验室工作者需戴手套,如被啮齿类动物咬伤后,需仔细地清洗伤口后用硝酸银烧灼或注射足量的青霉素进行预防。
在个别病例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有时亦可累及心肌,肝和肾而病死。
被啮齿类动物咬后,原伤口常很快愈合,但在1~4周(平均12天)后开始出现发热,畏寒 ,伴有乏力 等全身症状,在原伤口处皮肤又出现疼痛,肿胀和蓝灰色结节 ,它可破溃,周围水肿 ,呈下疳状损害,伴有局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发热可高达40℃,2~4天后,体温骤退,经3~7天间歇,又发热并发生大片斑疹 ,斑丘疹 或红色风团 样皮损,偶有关节炎,在未经治疗的病例中,部分患者可复发,但每次发作时,其症状显示愈发愈轻,皮疹经几次复发后,亦终于不发,在个别病例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昏迷 ,木僵 ,甚至病死,有时亦可累及心肌,肝和肾而病死,一般经4~8周可自愈,但未经治疗者可延续达1年以上。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高,而嗜酸粒细胞计数偏高,梅毒血清试验 约有50%呈假阳性,从溃疡处取得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穿刺抽出物,经暗视野检查 可找到螺旋体,被感染的鼠咬伤后,其外周血液,肿大的淋巴结和皮肤损害,用Giemsa染色或嗜银染色法可见到螺旋体,进行豚鼠接种可获得阳性结果。
组织病理:在局部接种处,皮肤显示水肿,并有单核细胞浸润和坏死,局部淋巴结增殖,当螺旋体侵入血液后,肝和肾小管皆显示毒性出血和坏死,心肌,脾和脑膜有充血,水肿和混浊肿胀。
有鼠咬史,结合临床症状,本病较易诊断,必要时,实验室检查获得阳性结果,则可确诊。
需与疟疾 等周期复发性疾病作鉴别。
就诊科室:寄生虫 传染病科 发热门诊 感染中心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学 实验中心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3个月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诺氟沙星胶囊 氯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一)治疗
青霉素60万U,肌内注射,每天4次或每隔12小时1次,共14天,或口服青霉素1g,6小时1次,共10~14天。四环素有时亦见效,1~2g/d,分次服,至少6天。在治疗24h内可退热,但需注意可能发生赫氏反应。
(二)预后
个别病例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昏迷、木僵,甚至病死,有时亦可累及心肌、肝和肾而病死。
1.小螺菌感染平时应该可以多吃增加健脾开胃的食品,如白桂、白扁豆、萝卜、香、陈皮等。
2.饮食要有规律,宜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红枣、赤豆等,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避免情绪低落,多注意休息,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对疾病的缓解具有较好的效果。
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鸡蛋
鸡肉
腰果
青豆
赤小豆
田螺
螃蟹
河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