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 >>
科室分类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

沙眼衣原体可感染妊娠妇女的子宫颈并通过受染母亲的产道感染新生儿,在新生儿引起结膜炎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种近似于细菌的病原微生物。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4%,多见于母亲有衣原体感染性尿道炎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母婴垂直传播

并发症:衣原体肺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红霉素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温馨提示

新生儿眼炎早期经适当的治疗,一般不会发生并发症,但可见到慢性持续性病例,反复发作可有瘢痕形成,导致视力丧失。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衣原体感染的传染源是患者及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生活和接触感染者的眼分泌物,新生儿的感染大多来源于分娩时所经产道,其母生殖道衣原体检测往往阳性。

(二)发病机制

衣原体(原始小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附着宿主上皮细胞表面的外膜受体,通过细胞的吞饮作用进入细胞,进入细胞后原始小体体积增大成网状小体,依靠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成新的原始小体,并形成含有众多原始小体的包涵体(inclusion),最终包涵体膜胀破,释出原始小体再扩散感染邻近的上皮细胞,衣原体寄生于宿主细胞可直接抑制宿主细胞的代谢,溶解寄生细胞,释放溶酶及各种代谢产物,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对衣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力弱,持续时间短,故衣原体易发生反复持续感染。

预防

由于衣原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性传播疾病的首位病原体,因此要加强对孕妇生殖道分泌物的衣原体检查,及时发现,早期治疗,以预防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和衣原体肺炎的发生。

1.产前常规筛查: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产前常规筛查衣原体,对有感染的孕妇及时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的衣原体的感染率。

2.在妊娠期治疗衣原体:可明显减少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

3.剖宫产:新生儿在通过感染衣原体的母亲产道时,可感染衣原体引起结膜炎和肺炎,剖宫产可明显减少发病率(胎膜早破除外)。

并发症
衣原体肺炎

主要发生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和衣原体肺炎 。

症状
低热 啰音 肺部感染 呼吸困难 发绀 脓性分泌物 结膜充血 胎膜早破 死产

沙眼衣原体多数情况下感染眼,鼻咽部,子宫颈,尿道及直肠黏膜等部位,沙眼衣原体在孕妇可累及子宫颈的柱状上皮细胞,很少累及阴道鳞状上皮 细胞,还可逆行感染子宫内膜,损伤胚胎,可造成死产 ,早产,胎膜早破 等,新生儿在通过感染衣原体的母亲产道时,可感染衣原体引起结膜炎和肺炎。

1.结膜炎:受染母亲所生新生儿,约30%~50%会发结膜炎,10%~20%会发生肺炎,结膜炎多在生后5~14天发病,常单侧发病,多有自限性,先有卡他性结膜炎症状,后出现黏液脓性分泌物 ,眼睑及结合膜肿胀,充血 ,眼睑结合膜滤泡形成在新生儿较少见。

2.鼻咽部感染:约50%合并有鼻咽部感染。

3.肺炎:多发生在生后1~3个月,25%合并有鼻咽部感染,表现为咳嗽 (犬吠样),气促,无热和低热 ,两肺湿啰音 ,重者有呼吸困难 和发绀 ,喘鸣多不明显,有别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X线检查双肺有间质性浸润,嗜酸粒细胞增多>400/mm3。

4.其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阴道,直肠的感染症状,多隐匿而不易察觉。

检查

衣原体的感染或呈隐性感染或临床症状非特异,故本病的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直接检查:黏膜表面拭子或刮片分泌物找包涵体及衣原体原始小体。

2.组织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取结合膜标本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作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特异性高,但条件要求较苛刻且操作繁琐。

3.衣原体抗体:血清或分泌物查衣原体抗体应用最广。

(1)免疫荧光试验: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croimmuno fluorescence test,MIF)主要用于沙眼衣原体 的诊断与定型。

(2)酶联免疫测定法EIA:敏感性80%~90%,特异性>95%。

(3)PCR法:与传统的组织细胞培养相比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可达99%。

4.血象:嗜酸粒细胞增多>400/mm3

5.胸部X线检查:双肺有间质性浸润,持续时间长,X射线见两肺透亮度高,广泛的,不同程度的间质和肺泡浸润,局灶性的肺不张。

6.B超:检查有无肝脾肿大等。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

实验室诊断可取鼻咽部,气管抽吸液及肺活检标本作衣原体培养,抗原检测和PCR检测,血清抗衣原体抗体滴度,可有助于急性感染的诊断,用微量免疫荧 光法或酶免疫法测定抗衣原体的IgM,如>1∶32则高度提示衣原体肺炎,如实验室检查条件有限,可根据可疑临床表现,结合胸片,血嗜酸性粒细胞计 数,血清IgG,IgM检查,必要时做细菌培养以排除其他感染,即可做出本病的诊断。

衣原体肺炎 应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鉴别,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导致的非发热性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克雷白杆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脑膜炎 球菌等导致的肺炎,结核等。

治疗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红霉素软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新生儿眼炎早期经适当的治疗,一般不会发生并发症,但可见到慢性持续性病例,反复发作可有瘢痕形成,导致视力丧失。

衣原体对红霉素类敏感,在无法排除支原体或军团菌感染时红霉素为首选药物。迄今为止,未见有耐红霉素菌株的报道。   

1.孕妇用药:   

A推荐用红霉素2g/d,分4次口服,疗程10~14天;对于家庭成员(尤其是性伴侣)应同时治疗,以减少再感染的机会;   

B如不能耐受红霉素者可选用阿莫西林替代;阿莫西林0.5g,3次/d,疗程10天。   

2.新生儿肺炎:   

A阿奇霉素半衰期长,10mg/(kg/d),1次/d,连用3天,在组织中药物浓度可维持4天,疗效较好。并且对新生儿副作用小。   

B用红霉素50mg/(kg/d),分2~4次口服,疗程2周。   

3. 对于新生儿结膜炎治疗:局部可用红霉素软膏,1~2次/d。红霉素50mg/(kg/d),分2~4次口服,疗程2周。

护理

1.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严防发生高热惊厥,若出现高热,应及时降温。在口腔方面,要做好其护理工作,严防口腔炎的发生。

2.在护理患儿时,应使其房间环境保持舒适,并保持环境通风透气、安静舒适。若患儿呼吸有困难,应及时给予人工给氧,使动脉氧分压适当升高,使组织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