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红斑(toxic erythema)也称毒性红斑或中毒疹(toxic eruption),为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红斑损害,常见于儿童和青年。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2%-0.005%
易感人群: 常见于儿童和青年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甲泼尼龙片 三乙醇胺乳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7000元
过敏性体质,注意避免海鲜、虾蟹、贝类以及蛋类等高蛋白质类食物,避免巴比妥、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常为食物过敏,贝壳类,鱼类,水果(鱼虾,蟹,草莓,酒浸杨梅等),其次为药物过敏(巴比妥,磺胺,血清制剂等)和某些细菌,病毒或系统性疾病(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风湿热,单核细胞增多症,布氏菌病,肺炎,脑脊髓膜炎等)。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某些细菌,病毒或系统性疾病所致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红斑损害。
去除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感染者可及早进行抗感染预防。
一般无并发症。
发病较急,以面部,胸部,上臂和股部显著,呈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压之褪色,初起为孤立性小红斑,迅速扩展,融合成片,颜色由鲜红色转变为暗红色,有瘙痒 ,刺痛或灼热感,严重者可波及全身,黏膜亦可受累,可有发热,头痛 和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真皮浅层小血管扩张充血,周围有单一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根据发病急,皮疹形态,发病前有食用某些食物或感染,诊断不难。
中医病机和辩证
1.中医认为多因内蕴湿热,饮食失节,使湿热结毒入于营血,毒邪外透,发于肌肤而致病。
2.中医辨证分型
主证:急性发作,皮损潮红肿胀,有时有点状出血 ,有发热,头疼,胸闷 ,腹疼,小便赤短,舌质红绛 ,舌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辩证:湿热结毒,热入营血。
需与猩红热 样红斑和麻疹 样红斑鉴别。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甲泼尼龙片 三乙醇胺乳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7000元
1.除去病因和对症治疗,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必要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2.中医疗法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方药:解毒清营汤加减。肺热明显者可加黄芩,高烧不退者可加犀角粉或羚羊粉,皮肤水肿、小便不利者加茵陈、六一散。
1.过敏性体质,注意避免海鲜、虾蟹、贝类以及蛋类等高蛋白质类食物,避免巴比妥、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2.如为猩红热、风湿热、扁桃体炎以及急性咽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3.一旦患病,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寻找病因,积极祛除病因:避免劳累及过度紧张;忌食辛辣厚味,血腥发物等;平时应注意避风寒、潮湿;冬季发作者应注意保暖;减少行走,尤其不宜久行、久立。
避免再次食用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
红葡萄酒
鸭蛋
鸡蛋
鸭肉
啤酒
白酒
咸鸭蛋
油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