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痈是一种耳窍壅肿,耳根焮热胀痛,溃破流脓的耳病,类似外耳道疖肿。对于耳部脓肿而言,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痈生于耳,发于耳门者名耳门痈;发于耳根者名耳根痈。《外科证治准绳》:“耳痈,寒热间作,内外红肿,疼痛日增。”《锦囊》:“火壅上焦,或作大痛,或脓流于外,或脓塞胀痛,有因纵怒纵酒,湿热相乘,耳肿作痛者,所主宜平肝除热疏风。”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主要症状为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痛剧者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外耳道肿胀,听力可受影响。检查见外耳道壁呈半球状隆起,局部充血,触痛明显。牵拉患者耳廓或压迫耳屏时耳痛加剧。脓肿成熟后,半球状隆起顶部可有化脓黄点,溃破后脓液流出。发病时患者感全身不适,体温可略有升高。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1.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听力障碍
就诊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天
治愈率:94%
常用药品: 硝酸咪康唑乳膏 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1000元)
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
痈大多是由毛囊炎发展而来,病原菌先侵入单个毛囊底部形成感染,感染继而沿深部阻力较小的脂肪柱蔓延到皮下深筋膜组织,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从而累及周围的脂肪柱和毛囊,形成多个“脓头”的痈。
痈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厌氧菌和绿脓杆菌等。正常的毛囊及其附什内常有细菌存在,但只有在局部诱因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才开始活跃引起炎症。
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受感染的重要诱因。
耳痈的发病诱因有很多,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
1、调整饮食:痈患者平时应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饮烈性酒,防止烟酒等对于痈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因为辛辣之品损伤痈患者的脾胃致使肠胃积湿生热而诱发痈病情加重。
2、痈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这样对于痈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有利的。
耳痈并发症为:使外耳道红肿堵塞,以致听力能力减退。
耳窍壅肿,耳内肿及耳外肿。耳外出脓.或间一日脓一出,或间二日脓一出,疼痛日增,耳根焮热胀痛 ,溃破流脓。
1、外耳道:是将额镜反光的焦点先投射到受检者的外耳道口处,进行耳廓和外耳道检查,看外耳道是否有异物,损伤,细菌感染。
2、中耳: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隙,大部分位于颞骨岩部内。中耳向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向内与内耳道相毗邻,向前借咽鼓管通向鼻咽部。
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检查,X光检查检查其有无患中耳炎。
外耳道 疖 肿主要症状为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痛剧者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外耳道肿胀 ,听力可受影响。检查见外耳道壁呈半球状隆起,局部充血,触痛明显。牵拉患者耳廓或压迫耳屏时耳痛加剧。脓肿 成熟后,半球状隆起顶部可有化脓黄点,溃破后脓液流出。脓液一般较稠厚,有时混有血液。发病时患者感全身不适,体温可略有升高。
与急性中耳 炎时的耳痛相鉴别,急性中耳炎无耳廓牵拉疼。
就诊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天
治愈率:94%
常用药品: 硝酸咪康唑乳膏 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1000元)
宜平肝除热疏风,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仙方活命饮:
【组成】白芷3克、贝母6克、防风6克 、赤芍药6克、 当归尾6克 、甘草节6克 、皂角刺(炒,6克) 、穿山甲(炙,6克) 、天花粉6克 、乳香6克、没药6克 、金银花9克 、陈皮9克 。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防止潮湿:由于各种原因都有主意防潮的发生,痈患者在夏天的时候,要注意勤换衣物,预防痈疾病的发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更换内衣,淋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卫生。
2、防止搔抓:如果身体的一些部位皮肤出现了破损,为了预防痈疾病发生,要注意不要用手去抓,对症治疗才是防止痈疾病发生的方法。
耳痈患者饮食宜忌
1、要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2、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3、可以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荠蓬蒿、黄瓜、苦瓜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鸭蛋
鸡蛋
鸡肉
腰果
啤酒
白酒
咸鸭蛋
咸鱼
猪肉青菜粥
冰糖绿豆苋菜粥
花豆腐生菜瘦肉汤
白菜蛋花粥
卷心菜菠萝汁
海带果菜汁
双菇番茄黄瓜紫菜汤
瑶柱生菜白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