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 >>
科室分类
急喉风

急喉风为喉风的一种,是指发病迅速,病情危重,咽部红肿热痛,呼吸困难,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为特征的喉部急症。又名“紧喉风”。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吞咽困难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小儿呼吸内科 儿科学 小儿耳鼻喉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小儿麻甘颗粒 复方鱼腥草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元-3000元

温馨提示

戒除烟酒,以免刺激咽喉,加重病情。

病因

病因:

该病多由咽喉痈肿、外伤、异物、肿瘤、过敏等各种急性咽喉病发展所致,其病机多因风热搏结于内,肺失清肃,火动痰生,痰火邪毒,或风寒湿浊互结咽喉,阻塞气道。

预防

1、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积极防治外感,可有效减少急喉风的发生。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进行抢救。   

3、为了避免加重呼吸困难症状,应尽量少活动,多安静休息,并应采取半卧位。   

4、进食或服药应缓缓下咽,以免引起呛咳,如咽喉疼痛应进冷或温流质、半流质饮食。   

5、气管切开后应保持套管通畅,内管定时取出清洗、消毒,一般每4~6小时清洗1次;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22℃左右)、湿度(90%以上),蒸气吸 入,稀释痰液,维持下呼吸道通畅;防止伤口感染,及时换药;注意防止外管脱出,以免发生窒息;拔管前应先堵管1~2昼夜,待病人呼吸平稳后可拔管,伤口不 必缝合,用蝶形纱布将创缘拉拢,数日即可自愈。   

6、忌食辛辣、肥甘、粘腻之物,以免助长火势及滋生痰湿,使病情加重。   

7、戒除烟酒,以免刺激咽喉,加重病情。

并发症
吞咽困难

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者则有之体征咽喉部有阻塞性病变肺部有充气过多的体征,可闻及呼吸期哮鸣声肺部又充气不足的体征。

症状
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 窒息 声音嘶哑 烦躁不安 三凹征

临床症状:吸气性呼吸困难 并伴有吸气期喉鸣,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声音嘶哑 等。  

检查

1、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喉黏膜急性充血、肿胀,特点为双侧对称,呈弥漫性,声带呈淡红色或鲜红色,有时可见声带粘膜下出血或附有粘稠性分泌物,声带肿胀,游离缘变纯,发声时两侧声带不能闭紧。

2、实验室检查:一般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接近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增高。

诊断鉴别

诊断要点

(1)病史:多有急性咽喉病或咽喉异物、外伤、过敏等病史。

(2)临床症状:吸气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吸气期喉鸣,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声音嘶哑等。

(3)检查:根据呼吸困难及病情轻重程度分为四度:

一度:患者安静时无症状,活动或哭闹时出现喉鸣和鼻翼煽动,吸气时天突(胸骨上窝)、缺盆(锁骨上窝)及肋间等处轻度凹陷,称三凹征(儿童上腹部软组织也可凹陷,故亦称四凹症)。

二度:安静时亦出现上述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

三度:呼吸困难明显,喉鸣较响,并因缺氧而呈烦躁不安、自汗、脉数等,三(四)凹症显著。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坐卧不安,唇青面黑,额汗如珠,身汗如雨,甚则四肢厥冷,脉沉微欲绝,神昏,濒临窒息。

鉴别诊断

吸气性呼吸困难应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及混合性呼吸困难相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小儿呼吸内科 儿科学 小儿耳鼻喉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小儿麻甘颗粒 复方鱼腥草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元-3000元

辨证论治

本病特点为发病急,变化快,治疗时应注意呼吸困难情况,针对病因,及时解除呼吸困难症状,故掌握病变阶段,准确辨证施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若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应迅速解除呼吸困难症状。待缓解后辨证施治。

内治之法

⑴风热外袭,热毒内困

【临床表现】咽喉肿胀疼痛,吞咽不利,继之咽喉紧涩,汤水难下,强饮则呛,语言不清,痰涎壅盛,咽喉堵塞,呼吸困难。全身可见乏力,恶风,发热,头痛,舌质红,苔黄或黄厚,脉数。检查见咽喉粘膜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声门区红肿显著。

【证候分析】风热邪毒引动诸经积热,壅结于咽喉,故咽喉红肿胀痛;喉为气息出入之通道,火毒结聚于喉,以致喉腔肿胀狭窄,故觉咽喉紧涩阻塞、言语不清、呼吸不利;咽为吞咽必经之路,气血凝结于此,故见汤水难下、强饮则呛;恶风、发热、头痛、脉数、舌红苔黄等为邪侵卫分,营卫不和,热毒内蕴之证。

【治法】疏风泄热,解毒消肿。

【方药】清咽利膈汤加减。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疏表散邪;栀子、黄芩、连翘、银花、黄连泻火解毒;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参缓解咽喉肿痛;生大黄、玄明粉通便泄热。若咳甚痰盛者加瓜萎、贝母、竹沥、前胡、百部等清热疏风祛痰散结之药。

⑵热毒熏蒸,痰热壅结

【临床表现】咽喉突然肿胀,疼痛难忍,喉中痰鸣,声如拽锯,喘息气粗,声音嘶哑,或语言难出。全身可见憎寒壮热,或高热心烦,汗出如雨,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或腻,脉数或沉微欲绝。检查可见咽喉极度红肿,会厌或声门红肿明显,痰涎多或有腐物,并可见鼻翼煽动,天突、缺盆、肋间及上腹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

【证候分析】邪毒壅盛,熏灼咽喉,故咽喉肿胀迅速,疼痛难忍;火为痰之本,火动则痰生,痰涎火毒壅阻喉腔,塞于气道,故见呼吸困难、喘息气粗、痰声如锯、鼻翼煽动;邪客咽喉,声门肿胀,开合不利,故声音嘶哑、或语言难出;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而腻为火毒困结于内所致;烦躁不安、身汗如雨、脉沉微欲绝等是濒临窒息、阴阳离决之证。

【治法】泄热解毒,祛痰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散加减。方中以犀角(可用水牛角代)为主药,结合玄参、生地、赤芍、丹皮以泄热凉血解毒;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知母、连翘清热泻火解毒,去气分之热;桔梗、甘草宣通肺气而利咽喉。痰涎壅盛者,加大黄、贝母、瓜萎、葶苈子、竹茹等清热化痰散结,并配合六神丸、雄黄解毒丸、紫雪丹、至宝丹以清热解毒、祛痰开窍;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

⑶风寒湿浊,凝聚咽喉

【临床表现】猝然咽喉憋闷,声音不扬,吞咽不利,呼吸困难,或兼有咽喉微痛。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等症。舌苔白滑,脉浮。检查见喉关可无红肿,会厌可明显肿胀甚至如球状,声门处粘膜苍白水肿,声门开合不利。

【证候分析】素体虚弱,或禀质过敏,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壅阻于肺,肺气失宣,寒邪凝聚于喉,故咽喉憋闷、吞咽不利、声音不扬;湿邪上犯,结聚喉头,故见会厌及声门粘膜肿胀显著、声门开合不利;气道受阻,气息出入不利,则见吸气困难;寒湿侵犯,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脉浮、舌苔白滑亦为感受寒湿之征。

【治法】散寒祛湿,利咽消肿。

【方药】六味汤加味。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祛风解表,辛散风寒;桔梗、甘草、僵蚕宣肺化痰利咽。应用时可加苏叶以助疏散风寒;加蝉衣祛风开音;加茯苓、泽泻健脾祛湿消肿。恶风无汗者可加桂枝;痰多者可加半夏、白前。

外治之法

⑴吹药:适用于喉关及口咽部病变,如喉风散、西瓜霜 、冰硼散、珠黄散等清热解毒、消肿祛痰药物,频频吹喉。

⑵雾化吸入:可用金银花、菊花、薄荷、葱白、藿香等中药,适量煎煮,将药汁放入雾化器中吸入,以祛风清热,消肿通窍。亦可加入适量抗菌素及激素一并使用。

⑶含漱:咽部红肿者可用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中药煎水含漱。

⑷ 中药离子透入:可用黄芩、栀子、连翘、赤芍、丹皮、贝母、天竺黄、大黄等药浓煎后,借助于离子透入仪将药从颈前部皮肤导入至喉部病变部位。

⑸理疗:配合微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等对局部进行治疗,起到活血解毒消肿作用。

针灸治疗

⑴针刺:取合谷、少商、商阳、尺泽、少泽、曲池、扶突等穴,每次2~3穴,用泻法,不留针。或取少商、商阳刺出血以泄热。

⑵耳针:选用神门、咽喉、平喘等穴,针刺、留针15~30分钟,每日1~2次。

其他治疗

⑴擒拿及提刮法:根据病情,一、二度呼吸困难可酌情配合擒拿或提刮法。

⑵气管切开术:根据病因及呼吸困难的程度,适时地进行气管切开,及时解除呼吸困难,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一般来说,一、二度呼吸困难,以病因治疗为主,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三度呼吸困难,应在严密观察下积极使用药物治疗,随时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若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全身情况较差,或估计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病因,则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四度呼吸困难,宜立即行气管切开,必要时可行紧急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术,为进一步处理赢得时机。

护理

1、本病需要忌食辛辣、肥甘、粘腻之物,以免助长火势及滋生痰湿,使病情加重。戒除烟酒,以免刺激咽喉,加重病情。

2、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多吃一些萝卜、绿豆、海带、紫菜、西洋菜、黄花菜、剑花、西瓜、苦瓜等食物,注意多喝水。

3、同时注意避免熬夜,避免用嗓过度的情况。

饮食保健

急喉风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一、秋梨汤,原料:梨1个、陈皮20克、冰糖适量。做法:   

1、把梨洗净带皮切成块;陈皮洗净切小块。

2、锅中倒清水,加入梨和陈皮盖上锅盖。

3、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

4、20分钟后加入适量冰糖再煮10分钟搅拌即可。

二、鸡蛋茶:取新鲜鸡蛋一只,磕到饭碗里打成鸡蛋液,烧一些滚烫的开水,浇到蛋液里 把鸡蛋冲成蛋花儿,加少许白糖和香油。

三、蜂蜜茶。茶叶3克,沸水冲泡,加适量蜂蜜饮用,治疗便秘。做法:   

1、配方:蜂蜜25克、绿茶0.5~1.5克。种类不限,但蜂蜜一定要天然蜜,不要甘露蜜。绿茶最好是刚上市的绿茶,比较清香。   

2、用法:混合后加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每日1剂,温服。   

急喉风饮食宜忌

宜  

1、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可多吃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等食物。   

 

1、忌食辛辣、肥甘、粘腻之物,以免助长火势及滋生痰湿,使病情加重。   

2、戒除烟酒,以免刺激咽喉,加重病情。   

3、少吃过冷过热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杏仁

腐竹

田螺

沙丁鱼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小麦生地百合羹

百合绿豆粥

拌西红柿黄瓜

西红柿萝卜汤

冬瓜拌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