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3%
易感人群: 婴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阳虚 暴泻 温热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内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科 儿科学 儿科 小儿精神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醒脑安神片 紫雪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外感六淫,皆能致痉。尤以风邪、暑邪、湿热疫疠之气为主。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时邪,由表入里,邪气枭张而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甚则人营人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出现高热神昏、抽风惊厥、发斑吐衄,或见正不胜邪,内闭外脱。
若因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见高热昏厥,抽风不止,呕吐腹痛,痢下秽臭。
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未愈,正虚邪恋,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两虚,筋脉失养,风邪人络。
由于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因急惊反复发作,过用峻利之品,以及它病误汗误下,以致脾阳不振,木旺生风。或因禀赋不足,脾肾素亏,长期腹泻,阳气外泄,先则脾阳受损,继则伤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虚极生风,即所谓“纯阴无阳”之慢脾风证。急惊风或温热病后,迁延未愈,耗伤阴津,肾阴亏损,肝木失于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致水不涵木,阴虚风动。
总之,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病理性质以虚为主。多系脾胃受损,土虚木旺化风;或脾肾阳虚,虚极生风;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生风。
急惊风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
3、按时预防接种,避免跌仆惊骇。
4、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
慢惊风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做好小儿保健工作,调节精神情绪,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饮食卫生,宜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慢惊风 由于禀赋不足、久病正虚而致,以脾肾阳虚 ,或肝肾阴虚为其主要发病原因。由于暴吐暴泻 、久吐久泻,或温热 病后正气亏损,脾肾亏虚,化源不足;或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其病变部位在脾、肾、肝三脏。
急惊风
1、突然发病,出现高热、神昏、惊厥、喉间痰鸣、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可持续几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
2、可有接触传染病人或饮食不洁的病史。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
4、细菌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5、必要时可作大便常规及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摄胸片、脑脊液等有关检查。
慢惊风
1、具有呕吐、腹泻、脑积水、佝偻病等病史。
2、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于颤动,筋惕肉瞬,脉细无力。
3、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r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原发疾病。
急惊风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
2、细菌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3、必要时可作大便常规及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摄胸片、脑脊液等有关检查。
慢惊风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r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原发疾病。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全身肌肉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可有神志不清。来势急骤,为急惊风,初起常有壮热 面赤,烦躁不宁,摇头弄舌,咬牙蚧齿,睡中惊醒,继则神昏 ,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颈项强直 ,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颤动,呼吸急促,苔微黄,脉浮数或弦滑,为痰热生风。(痰火 闭症) 起病缓慢为慢惊风 ,常见面黄肌瘦,形神疲惫,四肢不温,呼吸微弱,囟门低陷,昏睡露睛,时有抽搐。兼见大便稀薄,色青带绿,足跗及面部浮肿,舌淡苔薄,脉沉迟无力,为脾阳虚 ;神倦虚烦,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光少苔或无苔,脉沉细而数,为肝肾阴亏。
就诊科室:妇产科学 妇科内分泌 妇产科 中医学 中医妇产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气血和胶囊 经血宁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3000元)
建议一定要保持阴部的卫生,避免感染.注意饮食营养,不要吃生冷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方用青主健固汤加减:党参15克,白术30克,茯苓10克,薏仁10克,巴戟天15克,椿树皮15克,前仁10克,芡实15克,白果8克。四剂。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
3、按时预防接种,避免跌仆惊骇。
4、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
5、抽搐时,切勿用力强制,以免扭伤骨折。将患儿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将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
6、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1、高热,要及时补充水分,多饮水及果汁,如生石膏荸荠汤、苦瓜汁、西瓜汁等。
2、多食清热化痰之物,如白萝卜汁、雪梨浆、鲜藕汁、荸荠汁等。
3、合理控制食物的质和量。若脾胃功能薄弱,应以素食流质为好;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易吸收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如豆浆、牛奶、鸡蛋羹等。
急惊风
1、抽搐时,切勿用力强制,以免扭伤骨折。将患儿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将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
2、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慢惊风
1、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保证患儿安静休息。
2、抽搐时,切忌强行牵拉,以免拉伤筋骨。·
3、对长期卧床的患儿,要经常改变体位,必要时可垫海绵垫褥或气垫褥等,经常用温水擦澡、擦背或用温热毛巾行局部按摩,避免发生褥疮。
4、昏迷、抽搐、痰多的患儿,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肪止窒息。
5、注意加强营养,不会吞咽者给予鼻饲。
鸭蛋
鸡蛋
鸭肝
鸡心
鸭血(白鸭)
莲子
绿豆
田螺
菠萝胡萝卜汁
雪梨饮
番茄荸荠饮
荸荠萝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