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沮的基本征候特征为汗出偏于半身,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由气血不能畅流周身引起的。《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马莳注:“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张志聪注:“沮,湿也。”“汗出而止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矣。”姚止庵注:“……阳虚则气不周流,而汗出一偏,气阻一边,故云偏沮。”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15%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中风
就诊科室:老年病科 神经内科 内科 中医学 中医老年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灯银脑通胶囊 长春西汀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早发现,早治疗。
由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正常人气血旺盛而调达,血液畅流脉中营养周身,脏腑功能协调,皮肤光泽红润。气血不畅多由肝郁气滞、气血虚引起的,跟情绪有很大关系。一般的情况可以采用中药调理,采用疏肝理气、补益气血的中药治疗。
一般无特殊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
中风 或某些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的疾病。
汗出偏于半身,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
尿酸、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红细胞沉降率(ESR)、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
鉴别诊断
汗证 :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由于病情不同,又有阴汗 、阳汗之分,及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绝汗、头汗、额汗、心汗、腋汗、手足汗、无汗、偏沮等多种。
汗出偏沮 :病证名。指汗液只在身体的半边排出。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多为邪侵经络或营卫俱虚所致。
半身汗:汗出多在胸部以上,患处无汗,为上半身汗出。
就诊科室:老年病科 神经内科 内科 中医学 中医老年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灯银脑通胶囊 长春西汀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偏沮洗液配方: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苏叶10g,细辛10g,路路通10g,生姜5片,葱白3茎,水1000。
法:药物共煎煮2次,头煎及二煎药液混合后备用主汗闭症(局限型)。用法:先熏后洗,每天3次,每次10-20分钟,一剂可用3天,10天为1疗程。好转后,亦可用此药液外搽,以防复发。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鸭蛋
鸡蛋
鸡肉
腰果
田螺
沙丁鱼
三文鱼
海虾
牛奶蛋
牛奶窝蛋莲子汤
牛奶麦片粥
牛奶花生粥
南瓜牛奶汁
香菇薏米饭
山药薏米粥
茯苓赤豆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