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 >>
科室分类
气臌

气臌中医指由于气不通而引起的鼓胀。发病原因多为脾虚气滞或因于七情郁结、气机壅寒。症见胸腹胀满不适,按之仍觉柔软,患者伴有气逆,嗳气等症状。腹大、青筋显露,肤色苍黄,四肢消瘦等症状。宜于健脾行气之中, 加引水之品,勿以水臌法治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12%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气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中医学 中医消化科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4%

常用药品: 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 肠内营养混悬液(SP)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病因

因于脾虚气滞或因于七情郁结、气机壅寒。

预防

 宜于健脾行气之中, 加引水之品,勿以水臌法治之,方用 白术 茯苓 薏仁( 各壹两) 甘草 肉桂( 各壹分) 枳壳( 伍分) 人参 神曲 车前子 萝卜子( 各壹钱) 山药( 伍钱) 水煎服。 初服若觉有碍,久之自有大功,三十剂而愈矣,亦忌食盐秋石。

并发症
气胀

易并发四肢消瘦,神疲乏力等症。

症状
消瘦 腹围增大 腹壁静脉怒张 嗳气 腹胀

症见胸腹胀 满不适,按之仍觉柔软,伴有气逆,嗳气 等症状。腹大、青筋显露,肤色苍黄,四肢消瘦 等。

检查

 肝功能检查、腹部叩诊、腹部听诊、腹部外形触诊、腹部CT、腹部透视。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症状表现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水肿 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祖国医学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 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 hydrops )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中医水肿定义: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水液运行障碍,水湿停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称水肿。

治疗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中医学 中医消化科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4%

常用药品: 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 肠内营养混悬液(SP)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宜于健脾行气之中, 加引水之品,勿以水臌法治之,

方用:白术、茯苓、薏仁( 各壹两) 甘草 肉桂( 各壹分) 枳壳( 伍分) 人参、神曲、车前子、萝卜子( 各壹钱) 山药( 伍钱) 水煎服。

初服若觉有碍,久之自有大功,三十剂而愈矣,亦忌食盐秋石。

护理

合理饮食。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1.宜吃营养神经的食物; 2.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纤维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腰果

1.忌吃油腻的食物:如肥肉、猪油、羊油;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花椒、生姜、生蒜、韭菜; 3.忌吃兴奋交感神经的食物:如咖啡、浓茶。

田螺

沙丁鱼

三文鱼

海虾

1.宜吃营养神经的食物; 2.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纤维食物。

山药薏米红枣粥

山药薏米粥

茯苓赤豆薏米粥

白茯苓粥

泽泻茯苓鸡

人参茯苓粥

大麦薏仁茯苓粥

芡实茯苓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