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 >>
科室分类
气胀

气胀是肠道内存在大量气体的状态。胃肠气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不通畅或梗阻,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胃肠蠕动排出体外面积聚于胃肠道内称胃肠气胀。胃肠气胀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器质性的。如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使胃肠道气胀为功能性气胀。幽门梗阻、肠梗阻引起者多为器质性气胀。常和便秘同时存在。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肠结核  幽门梗阻  便秘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中医学 中医消化科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5天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呋喃硫胺片 多潘立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温馨提示

避免食用产气食品,如豆类和薯类等。

病因

病因分类

一、胃肠道不通畅

(一)上消化道疾患

1、急性胃扩张。

2、胃排空迟缓或胃轻瘫。

3、各种原因引起的幽门梗阻。

(1)消化性溃疡:如十二指肠溃疡、胃窦及幽门管溃疡。

(2)胃窦或十二指肠的良恶性肿瘤。

(3)炎症性疾病。

(4)先天性疾病:如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隔、十二指肠隔等。

4、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

5、十二指肠淤滞症。

(二)下消化道疾病

1、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如肠粘连、肠套叠、炎性肠病、肠结核、肠道肿瘤、肠道蛔虫团、粪石或异物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2)动力性肠梗阻:如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

(3)血管性肠梗阻。

2、消化道吸收不良综合征。 

3、肠道易激综合征。

二、肝、胆、胰腺疾患

1、肝脏 如肝炎、肝脏肿瘤等。

2、胆囊疾患 胆石症、胆囊肿瘤等。

3.胰腺疾患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肿瘤、环状胰腺等。

三、全身性疾患

1、急性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肠麻痹。

2、电解质紊乱。

四、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气胀

1、进食过快。 

2、瘟病性吞气。

3、内镜检查注气过多。

4、服用产气过多的食物或药物。

机 理

一、胃肠道内气体的成分及来源

(一)胃肠道内气体的来源 

1、吞咽下的气体 占60%-70%。

2、胃肠道内产生的气体占30%一40%食物在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  

(二)胃肠道内气体的成分:胃肠内的气体成分个体差异很大,于吞气量、食物的成分和细菌的类型有关,主要的气体有:

1、氧气:由吞咽动作进人胃肠,进食流质饮食较进食固体食物吞人的气量大,由于氧气可很快被胃肠部膜吸收,因此胃肠积气含氧量少于空气中的含氧量。

2、氮气:理论上氮气可从血液弥散人肠腔,细菌发酵也可产生,但胃肠内氮的主要来源于香咽的空气。

3、二氧化碳:肠道内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

①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大于肠腔内时,血中二氧化碳向肠腔内弥散。

②上消化道分泌的重碳酸盐与胃酸混合时所产生。

③细菌酵解。

4、氢:正常时氢仅产生于结肠,系不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未吸收的蛋白质被细菌酵解所产生。当存在消化吸收不良时,小肠内就可产生大量氢气。

5、甲烷:由结肠内特殊的厌氧菌产生。肠道内气体含甲烷似有家族性,人群中大约七肠道内有甲烷,肠道内有甲烷者出生后几周该气体就在肠道出现,8-9岁时达成人水平。

二、胃肠道内气体的去向

胃肠道内气体主要是从胃经口暧出,或下行经肛门排出。部分由肠壁弥散人血液,然后经肺呼出。当胃肠道气体的来源大于去向时,气体在胃肠道内聚集,就产生胃肠气胀。如电解质紊乱时胃壁肌肉张力减弱,胃肠道内气体排出不利,糖尿病累及胃肠神经导致“胃轻瘫”均可致胃肠气胀。

预防

避免食用产气食品,如豆类和薯类等。一日三餐要合理分配,饥饱均匀,一般吃八分饱,勿过食,以适应胃肠的消化能力,吃得太多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胀气。豆制品、土豆、瓜类、豆类等进食过多,易产气而发生胀气,要注意避免。酸牛奶,特别是含双歧杆菌的酸牛奶,能增加肠道中的有益细菌,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对维持肠道内正常细菌的平衡有益,故适当饮用酸牛奶利于肠道内正常功能的恢复,对消除胃肠胀气有益。

并发症
肠结核 幽门梗阻 便秘

肠结 核,幽门梗阻 ,便秘 。

症状
腹胀 腹膜炎 胃肠气胀 腹泻 便秘 轻瘫 肠鸣 恶心

注意患者是否有溃疡 病史,以往是否有腹部手术史。注意起病的缓急、进展快慢、腹胀 开始出现的部位、有无恶心 产呕吐、腹泻 、便秘 等病史。病史中有糖尿 病注意胃轻瘫 ,有发热、盗汗 、咳嗽 、腹胀要注意肠结核。

检查

一、体格检查 

一般说来胃肠气胀 均有腹部膨隆。局限于上腹部的膨隆多见于胃或横结肠积气所致。小肠积气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中腹部,也可为全腹部膨隆。结肠积气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幽门梗阻时,上腹部可有胃型及蠕动波,肠梗阻时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肠鸣 音亢进或减弱。腹膜炎 患者可有压痛及肌紧张 。

二、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便常规检查对肠道炎症、肠道寄生虫病有诊断意义。便潜血持续阳性常提示有胃肠道的肿瘤。  

2、肝功能检查:对急慢性肝炎有诊断价值。

3、十二指肠引流:收集胆汁进行常规检查及培养,对胆系的感染有诊断价值。

4、胰功能试验: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试验,血、尿淀粉酶测定,脂肪酶测定,测得值增高常反映胰腺炎症。

5、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可检查粪便的脂肪含量D一木糖吸收排泄试验,维生素B12吸收试验等。

三、器械检查

(一)X线检查

1、腹平片: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 时腹平片可显示巨大的胃泡及液平面。肠梗阻时可见液平面,梗阻的上端肠管扩张,小肠梗阻可见梯状液平面。巨结肠肠管明显增宽积气。

2、钡餐造影:幽门及肠道完全性梗阻禁用,不全梗阻可在胃肠减压的情况下谨慎应用。用以了解梗阻的部位。 

3、钡剂灌肠:主要用于结肠病变的检查。

(二)腹腔镜检查

胃肠气胀应列为禁忌。

(三)B型超声、CT检查

主要用于了解肝脏、胆囊、胰腺的形态学改变。

诊断鉴别

诊断

胃肠气胀的鉴别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及有关检查诊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疾病。

(一)急性胃扩张

急性胃扩张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的头几天,腰部损伤石膏固定者;也可见于糖尿病 酸中毒、肺炎 、肝昏迷 、尿毒症 、急性胰腺炎 ;过量应用抗胆碱能药;或暴饮暴食后。

1、临床特点

①最早的症状为食欲缺乏及纳差。随后出现上腹胀 饱、上腹及脐周胀痛。

②呕吐大量的胃内容及胆汁。

③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 、脱水 、低血容量性休克 。

④上腹部可有胃型、压痛及震水声,肠鸣音 减弱或消失。

2、诊断依据

①腹部手术后的早期或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②上腹部膨胀或胃型,有震水声;腹平片可见到扩张的胃囊及液平面。

③本病须与肠梗阻 相鉴别,可服少量钡剂,可显示扩大的胃腔轮廓。

(二)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80%以上的患者为溃疡病的并发症。胃窦部、幽门管及十二指肠溃疡 或以上部位的肿物易并发幽门梗阻。

1、临床特点

①具有溃疡病病史,肿瘤患者可有进行性的厌食和消瘦。

②上腹饱胀或胀痛。

③顽固性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酸性含有宿食或隔餐食物。

④上腹可有胃型及蠕动波,可有震水声,常伴低钾、低氮性碱中毒。

2、诊断要点

①典型的病史。

②顽固性呕物,吐物中有宿食。

③上腹部有胃型、蠕动波及振水声。

(三)肠梗阻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

1、临床特点

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严重腹胀、无排便、无肛门排气,腹部可见肠型及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 常伴感染中毒症状,电解质紊乱,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机械性肠梗阻肠呜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诊断要点

①典型的临床表现。

②腹部X线平片,是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手段。立位检查可见多个高低不同的液平面。小肠梗阻时可见腹部中央有梯形液平。结肠梗阻时,因回盲瓣阻挡,膨胀可局限于结肠内。麻痹性肠梗阴,整个小肠及结肠均高度膨胀;平卧位腹平片,不同的肠段或肠襻的黏膜皱褶形态不同,有助于梗阻部位的鉴别。

3、胃肠钡餐检查,一般禁忌,但有人主张在术前,由双腔胃肠减压管注入稀薄的钡剂,可以确定梗阻的部位和性质。检查后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四)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五)巨结肠 

(六)胃肠道淤血

胃肠道淤血多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右心功能衰竭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 症。

临床上常有腹、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常伴肝脾肿大。

诊断要点:1由心血管疾病引起者,常有心慌气短等症状。查体时可发现发绀、颈静脉怒张、肝脾大、周围组织水肿 。可发现心脏扩大及心脏杂音;2由门静脉高压引起者,多有慢性肝病史,肝功能异常,可发现门静脉高压的表现;3超声心动、腹部B超及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七)胃肠神经官能症

胃肠神经官能症或称胃肠神经症 ,是神经功能紊乱在胃肠道的表现。以胃肠运动与分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

1、临床特点:

(1)、胃肠道症状为主伴有失眠 、多梦、头痛 、焦虑、粗神涣散、神经过敏、心悸等。

(2)、胃部症状,常有泛酸、暖气、腹痛 、腹胀。可表现为顽固性的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压食、神经性嗳气或癔病性吞气。患者多为青女性,多有家庭和男女社交方面的矛盾。有的患者对进食和肥胖有根深蒂固的病态心理。

(3)、肠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常有腹痛或不适、腹胀、腹鸣、腹泻 或便秘 等症状。

2、诊断要点:

具有上述临床特点,病情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症状可因精神治疗而暂时消失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 J型超声等检查以除外胃肠及肝、胆、胰腺的器质;性病变。诊断胃肠神经官能症应十分慎重。在拟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后,还应密切随访观察。以避免将器质性疾病雕为胃肠神经官能症。

治疗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中医学 中医消化科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5天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呋喃硫胺片 多潘立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1、认直寻找引起腹胀的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能取得好的效果。

2、对症治疗

①通便:如果大便秘结,可将开塞露或甘油栓等药液挤入直肠内,这样可以排出大便和气体,降低结肠内压力。如果通便不成功,可将一肛管插入肛门达乙状结肠,使肠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②胃肠减压:将一条胃管经鼻腔或口腔送入胃肠,再在管外边接上一个抽吸降压的装置,通过这个装置能把胃肠道里的气体和液体抽吸出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

③如果用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奏效,且无肠梗阻证据,可选用新斯的明或酚妥拉明等药物。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增强肠管蠕动,可促进排气,用量为每次0、045~0、06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酚妥拉明,可提高肺通气量,兴奋肠道平滑肌,促进肠管蠕动,减轻腹胀,用量每次0.2~0.5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④禁食,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如果因血钾浓度过低引起腹胀,可静脉滴入氯化钾。

⑤腹胀消失后,可服用多酶片和益生菌制剂。

⑥避免食用产气食品,如豆类和薯类等。

护理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补充各种维生素,不应单纯吃清淡类食品,应荤素结合,要吃饱吃杂,多饮水,保持体内营养平衡,这样才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饮食保健

避免食用产气食品,如豆类和薯类等。尽量少喝牛奶。有些人的肠子里没有足够的乳糖酶去消化乳糖(牛奶中的糖分)。如果您对乳糖不耐受,那就用钙强化橘子汁或钙强化豆奶代替饮食中的牛奶。或者尝试酸奶或酪乳,乳糖不耐受人群有时食用这些食品不会产生废气。可以少喝或不喝牛奶几天来观察气胀是否消失,以此判断您的气胀是否是由乳糖不耐受引发的。

补充一点酶。如果您对乳糖不耐受但又不想放弃牛奶,可以试试以下非处方药物,比如Lactaid或Dairy Ease,其中含有乳糖酶,这种酶能够帮助分解乳糖。务必严格遵照包装上的说明服用。

剔除产生废气的食物。有些食物因会引发气胀而臭名昭著。要了解这些食物是否会影响您,可以将它们从您的食谱上全部剔除,直到您感觉气胀已缓解,再开始将它们一样一样地添加到您的饮食中。如果身体能承受较少的食用量,您就可以逐渐增加摄入。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腰果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田螺

沙丁鱼

三文鱼

海虾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番茄芹菜汁

芹菜粥

鲜芹菜汁

枸杞叶芹菜粥

香菇薏米饭

山药薏米红枣粥

薏米汤

薏米莲子粥